蜡梅谷氧还蛋白基因CpGRX1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in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氧还蛋白(Glutaredoxin, Grx),又名巯基转移酶(Thioltransferase),分子量约为12kD,是硫氧还蛋白(Trx)超家族的一个特殊分支,结构与硫氧还蛋白(Trx)相似,具有较为保守的活性位点,活性位点在空间上暴露于蛋白表面,在其附近一般具有谷胱甘肽结合位点。Grx对热稳定,与还原型辅酶Ⅱ(NADPH)、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还原酶(GR)组成谷氧还蛋白系统,广泛存在于细菌、植物和哺乳动物中。根据活性位点序列,植物中的Grx大致可分为3个不同的亚类,分别为CxxC/S(亚类Ⅰ,即CPYC型)、CGFS(亚类Ⅱ,即CGFS型)和CCxC/S/G(亚类Ⅲ,即CC型):亚类Ⅰ的活性位点一般为CPYC;亚类Ⅱ的活性位点为CGFS;亚类Ⅲ的活性位点为CCxx,这一类谷氧还蛋白为植物所特有。Grx的氧化还原作用主要是通过Grx中的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SH-)与二硫键(-S-S-)的交换反应,维持及修复蛋白质或酶的活性,从而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抗氧化及病原体抗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蜡梅花cDNA文库中克隆了1个谷氧还蛋白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荧光定量PCR、模式植物过表达等研究手段对获得的CpGRX1基因功能进行探究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 CpGRX1序列及编码蛋白结构分析通过对蜡梅花cDNA文库进行EST分析,随机克隆测序得到了一个蜡梅谷氧还蛋白基因,命名为CpGRX1(GenBank登录号:JQ990126)。CpGRX1基因的全长为492bp, ORF框为321bp。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1.18kD,编码106个氨基酸。蛋白结构分析显示:该蛋白的活性位点为CPYC,具有GSH的结合位点;该蛋白的4个β-折叠被5个α-螺旋包围,属于硫氧还蛋白折叠超家族;通过上述分析结果确定其为典型的亚类Ⅰ(即CPYC型)谷氧还蛋白。2.蜡梅中CpGRX1的转录水平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蜡梅各组织中均有CpGRX1的表达,但其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组织特异性较强。CpGRX1在蜡梅的各个花期中的蕾期和衰败期的表达量很高,具有较明显的时间特异性。蜡梅幼苗胁迫处理后CpGRX1在叶片中的表达情况是:CpGRX1在氧化胁迫和盐胁迫后快速响应;干旱胁迫处理后,CpGRX1表现为规律的下降回升趋势;在低温及高温胁迫处理后,表达量与未经处理的蜡梅幼苗相比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CpGRX1可能在蜡梅的抗氧化、干旱和抗盐防御机制相关。3. CpGRX1在烟草中的过表达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CpGRX1,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基因转入野生烟草。对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生根筛选、GUS染色和PCR检测后,成功获得25株CpGRX1转基因烟草植株。
其他文献
首先,毫无疑问,在伊利格瑞看来,性别差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并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他者女人的窥镜》之后的几十年,伊利格瑞的研究一直都没有离开这个她最初的关注
目的:观察中晚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纯放疗患者的治疗毒副反应,近期疗效,1、2、3年生存率、局控率,并进行亚组分析,以期找到加入同期化疗后明显获益的亚组患者。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及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家庭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差异。方法:将128例入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艾司西酞普兰单独干预组(64例)和艾司
针对新疆蛤密地区春季葡萄不发芽,不生长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出现该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葡萄根茎部遭受严重冻害,春季果树栽植不当等;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防治
庾信作为一位集南北朝大成的诗人,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其文学史地位在历代争论中得以建构。历代诗话家围绕庾信早年靡丽诗风与晚年老成风格,身历“四朝十帝”的特殊经历与浓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74例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
以“寒山子”自号的张大复居住在姑苏名刹寒山寺附近,深受佛道濡染,不事生产,以创作剧本为生。张大复生活于明清易代之时,与吴江、苏州众曲家颇多交往,在曲学观点上能守法吴
《马兰花》是根据熊塞声的长诗《马莲花》以及民间故事《蛇郎》改编而来的儿童剧。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上流传的一种叙事体文学,其中一些乃由神话演变而来。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和输注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血管使用率。方法:对老年偏胖患者掌指关节段静脉实施逆向穿刺成功率及临床观察情况分析。结果:28例患者共接受
女性题材诗歌一直是中国诗歌史中的重要题材。从《诗经》到《楚辞》,对女性的关注产生了大量的女性题材诗歌,并随之形成了“美人喻君臣”的“香草美人”文学托寓传统。经历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