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中共中央越来越重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对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成为各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的主要方式。在多元利益结构下,民主党派作为公权力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以参政党的视角,熟悉公共政策的体系和运行,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历史传承和现状概览,对当前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的主要路径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了现有路径所存在的问题。本文还以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广州市为背景,通过民盟广州市委员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案例分析,从广州民盟参与全新公共政策制定、对现有公共政策进行评估、修订和完善、引导公民个体和社会组织有序政治参与、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有效影响公共决策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尝试探索可推广执行的当前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优化研究,提出优化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路径的六条对策建议:一、增强公共事务参与度,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二、促进制度法制化,落实制度保障机制;三、培育政治参与代表人物,打造政治明星,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民主党派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四、以实职安排为契机,扩大参政议政影响力;五、抓好组织建设,巩固人才优势;六、加强专项联合调研,提高政治参与能力,不断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能力和影响力。当前新形势下,面对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挑战,民主党派尝试探索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优化研究,不仅可以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还可以促进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更加广泛化、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