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产抵押制度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适应了工商企业寻求融资和不丧失对抵押物使用收益的双重需求,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动产抵押是设定在动产上的不转移占有的担保物权,动产的易于移动性,使动产抵押存在严重的公示缺陷,而动产抵押登记制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建立动产抵押制度的历史很短,对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的规定尚不完善。本文在介绍了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的缘起之后,从法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的效力以及其责任保障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立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完善建议。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的缘起。该部分首先解释了动产抵押的概念,然后阐明动产抵押制度的价值以及在其运用中陷入的困境,在对其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行剖析基础上指出登记制度是解决动产抵押适用困境的最佳办法,并对引入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第二部分从法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的效力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对动产抵押登记效力的概念、立法模式等进行介绍之后,具体分析了其内容、作用对象以及时空范围。 第三部分分析了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的责任保障机制。指出动产抵押登记制度涉及到的各种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对如何惩戒违法者,保障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的贯彻实施进行了探讨。 第四部分剖析了我国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立法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