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王大凡瓷绘艺术审美探究

来源 :景德镇陶瓷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的陶瓷艺术开始逐渐受到收藏家以及老百姓的青睐,这种现象不仅是某种社会经济发展的偶然,也包含了部分审美意向的转变的必然趋势。清末民初这一阶段的陶瓷绘画开始兴起,并取得了相关的历史突破,从重视工艺陶瓷装饰的审美取向逐渐转化并衍化出了陶瓷文人画分支。而其中在隶属新安画派的程门、金品卿等浅绛彩瓷画风的影响下,景德镇形成了陶瓷绘画民间团体“珠山八友”,其中的王大凡作为珠山八友中的长者核心人物之一,其细润俊秀的新粉彩人物画风,雅俗共赏,不似王琦人物画般脱俗,却独具一格。本论文从研究方法以历史文献和采访资料取得的一手资料为主,借鉴部分客观资料作为辅助,两者并行。从历史及文化角度出发,探究王大凡及其陶瓷艺术的时代审美及文化特征。研究王大凡瓷绘艺术受到极度推崇的原因,在突破不同的工艺局限下,所表现出的创新性。通过对其瓷绘技艺创新及审美的研究,从而对景德镇当代瓷绘艺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探究王大凡的瓷绘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下,从陶瓷文化推广及陶瓷工艺等角度进行深入的挖掘,展示其特殊的时代性。从审美及文化内涵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其不同时代作品下具有创新技法的作品以及对其进行资料搜集、采访,立足于其对王大凡的”稳中求变”的粉彩瓷绘风格研究,结合中国粉彩瓷器的艺术发展,全面的、系统的研究王大凡的艺术风格。
其他文献
采用 SDS- PAGE方法 ,通过对 4个优质亲本与 3个农艺亲本间杂交获得的 F2 群体的每一单株及其亲本进行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 HMW- GS)组成分析 ,并对每一 F2 单株上 F3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