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缘人”的书写是贯穿苏童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苏童选择了“枫杨树乡村”和“香椿树街”的小城写作,对小人物进行关注,向底层生活回归。本文以“苏童小说的‘边缘人’叙事”为题作为其小说研究的一切入点,分析苏童小说中“边缘人”的精神内涵和存在特征,阐述苏童小说的“边缘人”的叙事,更好地把握苏童小说的创作。论文以苏童作品的细读为主,从边缘的视角、边缘的叙事手法来更好地把握苏童小说的“边缘人”叙事。正文部分首先对苏童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进行分类解读,其次是“边缘的叙事视角、边缘的叙事手法、最后是“边缘人”书写的缘由,将文本解读与叙事理论结合起来。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就苏童小说的创作和研究状况作了简要的梳理,对苏童小说所关注的主题进行重点描述,提出了“边缘人”叙事这一选题,并对“边缘人”概念进行界定。以后章节将围绕这个“边缘人”的界定展开分析。第一章,苏童小说中被“边缘化”的芸芸众生。依据人物所处的社会位置和存在情况,结合苏童大量的小说,对其小说中出现的“边缘人”形象进行归类。包括:游走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灵魂、城市底层的边缘小市民、被主流政治历史话语排斥的人、“发芽溃烂的年轻生命”以及不幸和堕落的女性,这些边缘群体基本涵盖了苏童小说中出现的所有边缘人物类型。通过分类解读“边缘人物”形象,把握苏童叙事的主题和重心。第二章,苏童写“边缘人”所用到的边缘视角。视角的运用既是人物形象的表述,也是叙事的重要手段。人的视角包括:童年视角、傻子视角,物的视角主要是动植物的视角,以及人和物之外的亡灵视角。独特的叙事视角,使得苏童捕捉到了生命和存在的真实。第三章,苏童写“边缘人”所用到的边缘手法。主要有梦幻的记忆碎片的组合、对主流历史的解构、平庸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以及晦暗的意象和氛围。这些叙事技巧既是塑造“边缘人”的叙事艺术,也符合“边缘人”的生活和心态。第四章,探讨苏童“边缘人”写作的缘由。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作家写作有重要影响。作为一个生于“文革”,成熟于当代的作家,独特的童年记忆,时代因素不可避免的影响了苏童。另外,南方小城文化以及外国文学的熏陶造就了苏童对“边缘人”的关注。结语,对苏童“边缘人”写作意义的总结和探讨。苏童并不能算作一个大众型的作家,他一直坚守自己的写作立场和人文关怀意识,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历史层面上,“边缘人”的生存困境体现了苏童对非理性的理解和表达;现实层面上,关注“边缘人”,把握个体生命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当下性和现实性。了解苏童小说的“边缘人”写作,对于更好地把握当代文学人物形象中的边缘人物系列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