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绛,字深之,中唐著名政治家,元和中兴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李绛文集的校注、整理及研究对中国文学史、唐代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唐刘禹锡的《唐故相国李公集纪》曾云,李绛生前有诗文四百多篇,集二十卷。李绛文集在很多唐宋目录书中都有著录,但在历史流传过程中,都已亡佚失传,现在很难知道其具体情况。明清以降,学者开始了李绛文集的收集整理。今天见到的有一个明抄本、四个清抄本、五个总集本。这些传本大多仅存六卷,收文六十二篇,部分传本有《补遗》一卷。 李绛文集亡佚很多,篇目不足,而且,版本复杂,各有异同,还有一些遗文各版本都没收入,这需要重新辑佚、整理、校勘,以成一个收罗完备、校勘精良的版本供学术研究之用。 本文做的主要工作有:收集了目前所能见到十个传本,一个明代抄本、四个清代抄本、五个总集本,又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全唐诗》等又辑得前人失录的遗文十一篇,整理出了一个更为完备的李绛文集。以《四库全书》本《李相国论事集》为底本,参校其它传本,以及史书、类书中的相关资料,对《李相国论事集》进行了校注,同时对不同传本进行研究,理清其版本源流关系。 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共三章,第一章李绛及《李相国论事集》,简要介绍李绛的生平、事迹以及《李相国论事集》的内容概论;第二章《李相国论事集》的流传,对《李相国论事集》结集情况、历代著录进行了介绍,并对现存传本的源流关系进行了梳理;第三章《李相国论事集》史料长编,选取了《李相国论事集》中的重大事件,以事件为中心,把每个事件的史实背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展现清楚;下篇是《李相国论事集》的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