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技术,该工艺具有流程短、成本低、成材率高、产品质量好、品种覆盖面广等突出优点,而且投资省,见效快,因而成为国际上竞相开发的重大工艺技术。
本文综述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概况,介绍了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辊底炉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
论述了本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 (BSP) 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装备特点。
对意大利 TECHINT 公司和美国 BRICMONT 公司的辊底炉设计方案进行了总体比较,对技术性能、炉辊、炉型结构、燃烧系统、自动化系统、国内国外设备分交比例六个方面作了重点分析,确定了 BSP 生产线辊底炉的总体方案。
对辊底炉重点技术的采用进行了论证。确定了坯料的摆渡方案。详细论证了新型耐火材料陶瓷纤维模块的性能及选用原则,并对其施工要求作了详细说明。炉辊是重点设备,其造价占总投资的 30%,通过对炉辊结构、辊环材质、耐火材料的类型及包扎方式的分析,确定了炉辊的形式。烧嘴采用低氧化氮烧嘴,交叉布置在炉辊上方。燃烧控制系统贯彻避免煤气富集的原则即升温时空气主导、降温时煤气主导的原则。
对辊底炉的控制系统的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分析了材料跟踪系统、燃烧系统、二级计算机系统的相互关系及特点,并对安全系统作了说明,并对控制系统的优点加以说明。
本溪钢铁公司是继珠钢、邯钢、包钢、唐钢、涟钢、马钢之后第七家引进此项技术的。该工艺充分利用了铸坯的热能,又依靠辊底式加热炉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使连铸与连轧紧密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并顺畅生产。本课题对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进行了论述,尤其是对辊底炉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