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静态拓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道分配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sw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作为人类获取自然界信息的重要手段,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功能上集信息采集、处理和无线通信于一身,部署上具有价格低廉、适应恶劣环境等特点,在军事、民事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节点往往部署得十分密集,这会导致节点间的通信干扰十分严重,使网络的性能下降。因此,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应用多信道技术,逐渐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研究的热点方向。对于一般的无线网络而言,多信道的分配问题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方案。但是传感器节点自身射频接口唯一、能量有限、计算能力有限等独有的特点,使得这些成熟的方案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并不适用。因此,需要为其设计低功耗、复杂度低的信道分配方法。本文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道分配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节点位置信息的信道分配方法。该方法面向静态拓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所在区域划分为一系列栅格,利用节点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其所在栅格,并以节点所在的栅格作为信道分配的标准。这样,整个网络被划分成区域重叠但频谱隔离的数个子网。然后,以网络中干扰的最小化为目标,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栅格的合理尺寸。继而,通过仿真验证了当网络以该栅格尺寸进行划分并分配信道时,网络中由于发生冲突而被阻塞节点数目达到最少。根据文中提出的方案设计了完整的信道分配模型,并对网络初始化阶段的信道分配流程以及网络运行过程中的信道切换流程做了详细的阐述。然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利用该分配模型对网络进行信道分配后,网络吞吐率、端到端时延等性能指标得到改善。另外,在对课题理论研究的同时,本文还建立了基于资源分配的泛在网络试验平台,用来对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验证。最后,在泛在网络的嵌入式节点上,完成了对文中提出的信道资源分配模型的实现与验证。
其他文献
现今,低可截获概率(LPI)雷达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雷达信号可以在负信噪比下进行传输,导致电子战的天平产生了严重的倾斜。为了迅速改变这一现状,对于LPI雷达信号的侦查与干扰研究就
为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通信工作者提出了认知无线电技术。其关键技术是认知用户感知频谱空洞并利用这段频谱进行通信,却没有导致授权用户通信中断。而频谱空洞在不同地理位
高频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双(多)基地组网成为主流发展方向,因为相对于单基地而言,双(多)基地在抗打击方面,具有单基地没有的优势。而在对抗电子干扰的问题上,双(多)基地更是具有得天独厚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鱼眼镜头以其体积小、隐蔽性强、工作时不需要旋转和扫描等优点,在全向视觉领域中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众所周知,鱼眼镜头在带来大视场角的同时,也
近年来随着无线电技术飞速发展,无线通信得到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用户需求与无线电频谱资源紧张的矛盾。认知无线电可以有效地解决无线通信中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为资源
为了保障多媒体等实时大量数据分组的传输质量,需要选取高带宽、高稳定的传输链路,然而已有节点链路带宽估计算法不够精确,没有考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路径损耗问题以及节点速
深空探测在人类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以及探索宇宙和生命起源的秘密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空光通信是未来深空高速率通信的主要方向,主要有通信容量大,设备体积小,保密性好等特
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TDD-SCDMA标准,综合了TDD和CDMA的所有技术优势但是TD-SCDMA频谱资源极其珍贵,且TD-SCDMA又是严重的码资源受限系统,无法满足高速数据服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用户的数量及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网络对实时数据业务和大数据量业务的支持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为了向具有更好通信质量、更快数据
随着视频监控范围的扩大,监控场景的复杂化,传统纯二维图像序列的视频分析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利用从二维图像信息中恢复目标对应的空间坐标进行辅助视频分析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