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研究是为了提取及鉴定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和旗江珧(Atrina vexillum)贝壳中的黑色物质,并鉴定是否为黑色素。实验选取了成体栉江珧和旗江珧,分别从这两种江珧的贝壳中提取黑色物质并加以鉴定。两种江珧经贝壳的提取清理、粉碎、盐酸水解、水浴加热、乙醚抽脂,从3份栉江珧贝壳中提取了3份黑色固体物质,从3份旗江珧贝壳中提取了3份黑色固体物质,分别将两种江珧中提取的黑色物质溶解于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在190-500nm波长下测紫外吸收光谱,两种江珧的最大吸收峰都在210-240nm,且随着波长增加其吸光值下降,与公认黑色素紫外吸收光谱一致;另外将从两种江珧中提取的两份黑色固体物质分别用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其红外图谱都在35003300 cm–1、16701600cm–1和11001000 cm–1处分别有特征吸收峰,亦与公认的黑色素红外扫描图谱特征一致,从而首次确定栉江珧和旗江珧中的黑色物质为黑色素。黑色素不溶于水,而可溶性的黑色素在功能验证中才具有实用性,采用酸碱法并结合超声波破碎法,成功获取了可溶性的栉江珧和旗江珧贝壳中的可溶性黑色素,并通过紫外吸收和红外吸收检验,发现超声波处理之后,黑色素的化学性质并没有变化,但溶解性大大提高,为以后的江珧黑色素功能验证实验奠定了基础。本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提取的黑色素为黑色素的粗制品,并没有黑色素的进一步提纯实验,且不能准确的测量出黑色素的确切纯度,这也许与生物体内黑色素本身就是混合物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