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采用的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疗存在支架植入后再狭窄和晚期并发症等问题。早期的金属裸支架(BMS)用于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结果,但是其存在再狭窄问题。药物洗脱支架(DES)携带抗增生的药物,能明显降低再狭窄率,但是由于药物和聚合物载体引起不适和内皮化进程的延迟,药物洗脱支架存在晚期血栓问题。因此需要发展抗凝血、抑制内膜增生、抑制炎症反应、加快内皮化进程功能的血管支架。现有的研究中,一个热点方向就是在血管支架表面构建仿生平台。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EGCG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炎症反应、抗氧化、抗菌等作用,这些作用都与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有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EGCG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的功能,因此,含EGCG的涂层有望实现心血管材料所需的多功能性。本论文仿照聚多巴胺涂层的结构,构建了三种EGCG-精氨酸交联涂层。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能谱仪(XPS)对涂层表面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证明了316L SS表面构建的EGCG-精氨酸交联涂层,保留了组分中的酚羟基、醌基、氨基和羧基等多种官能团。EGCG-精氨酸交联涂层表面相比于316L SS表面,具有更好的亲水性。而且EGCG-精氨酸涂层保留了部分EGCG组分的抗氧化能力,通过DPPH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种工艺制备的EGCG-精氨酸涂层中,EGCG/R-4/2具有最高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研究了不同浓度EGCG水溶液对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EGCG浓度大于200mM时,能显著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但该浓度的EGCG溶液对内皮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进一步体外评价了EGCG-精氨酸交联涂层对内皮细胞(ECs)及平滑肌细胞(SMCs)的作用,结果表明EGCG-精氨酸交联涂层能显著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但是对于内皮细胞无显著抑制作用,并且EGCG/R-4/2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由于EGCG-精氨酸交联涂层中含有酚羟基、醌基、氨基和羧基等多种官能团,其中利用涂层中的氨基与BVLD中的羧基通过EDC活化后发生缩合反应,共价固定BVLD。 XPS分析显示在EGCG/R-4/2-涂层表面成功的固定了BVLD抗凝分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测定得到EGCG-精氨酸涂层表面BVLD固定量为450ng/cm2。固定BVLD后的涂层EGCG/R-4/2-BVLD体外能显著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粘附与激活。内皮细胞在EGCG/R-4/2-BVLD表面具有良好的铺展与增殖。综上所述,EGCG-精氨酸交联涂层可用于心血管材料的表面改性。该涂层中的EGCG组分能赋予涂层抗氧化的性能,还表现出对平滑肌细胞的抑制性,同时并不明显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此外,EGCG-精氨酸交联涂层中含有酚羟基、醌基、氨基和羧基等多种官能团,可作为后续生物分子的固定平台。可以为改性心血管植入器械表面提供的一条有利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