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建立后,由于政治腐败、军阀混战、阶级压迫、天灾频仍等原因,社会秩序失控、动荡不安,广大贫苦农民为生活所迫铤而走险,聚众为匪。河南匪患最为严重,居全国之首。土匪是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独特的组织结构、行为方式,他们在与官府对抗、抢掠地主豪绅的同时,更为严重地危害着普通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1912年至1927年间河南的土匪成因、特征及其影响,从一个侧面揭示当时河南的社会时代特征。第一部分:河南的土匪概略。民国以前,河南就以多匪著称国内。辛亥革命时期,一部分有革命倾向的土匪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号召下积极参加革命,并在革命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民国建立后,河南社会动荡,土匪更是猖狂至极,匪势嚣张到了无县无匪、无年无匪的地步。这一时期的土匪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其生活也很独特。第二部分:土匪的形成原因。民国前期,河南的土匪肆虐,为全国之首,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在全国大的社会背景下又有着河南省内的独特因素,大体可分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文化及其它因素。第三部分:河南的土匪特征。河南的土匪众多,危害巨大。土匪的分布、内部组织纪律和社会行为都极其独特;又因民初河南省内战乱频繁,这一时期的土匪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大规模兵匪的形成,兵、匪交替,相互转化。第四部分:社会各界防御治理土匪。由于土匪的影响广泛、危害极大,官府、民众、中国共产党都依据不同的认识,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进行防御治理。官方以镇压剿杀、收抚为主;民众以组织自卫防御为主;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以联络为主,区别对待、分化打击为辅的政策。第五部分:结语。河南的土匪经过了清末的初步发展、民国前期的鼎盛肆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衰落、抗日战争时期的分化、民国末年的衰亡几个阶段,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大规模剿匪斗争中得以根除。匪患已除,但教训深刻,社会的安定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协调发展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