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尔纳·埃克(Werner Egk,1901-1983)是二十世纪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他的音乐语言,尤其是和声技法极具个人特色。本文以维尔纳·埃克中期作品《钢琴奏鸣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调查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作曲家和作品本身的两个角度出发,结合作曲家的创作思维,审美理念,对作品本身的和声语汇、声部进行、曲式结构、调式特征以及终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在总结维尔纳·埃克新的和声技法基础上,结合历史发展,论述其和声技法对传统和声的继承与创新,归纳其个性化和声的形式特征,为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时期的和声现象增添研究资料。文章通过对《钢琴奏鸣曲》中的音高素材和和声技法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发现维尔纳·埃克在和弦构造上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即以“交叉和弦”的形态出现;和声进行并非“功能性”,和声进行常以保持共同音或者级进进行状态出现,和声整体趋于不协和为主体。在调式这一方面,埃克将同主音大小调性与中古调式综合在一起,形成了调式的多元综合。本文从继承与创新两个维度,来比较分析埃克与传统和声技法的关联,进一步挖掘20世纪上半叶这一和声变革时期的和声技法。维尔纳·埃克的创作思维是建立在传统音乐特征的基础上,但又保留了个人审美以及二十世纪音乐潮流发展的大方向,即有限地突破和发展。基于传统、始于创新,是埃克创作思维最突出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