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频编码中基于块的混合编码是现在以及将来的一段时间内的主流。由于对于每个编码块的相对独立处理,基于块的混合编码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在压缩比较厉害的时候会产生明显的块效应。去块滤波技术能够有效的去处视频编码产生的块效应,从而明显的提高主观效果,是很实用且重要的一个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人类视觉系统,并介绍了其与视频编码相关的一些特性,同时介绍了视频编码中常见的主观误差效果:块效应、振铃效应和基模版现象。这些是去块滤波器设计的基础,通过这些能够指导实际去块滤波方法的设计。 接着,分析了视频编码中块效应产生的原因,即对帧内预测和帧间预测残差的变换编码和运动补偿预测块与块之间的不连续性。统计并分析了视频编码中误差分布的特征,以及其及与视频编码其他部分的关系。 去块滤波器可以分为两大类:后处理去块滤波器和环路去块滤波器。4,5两章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了现有最先进的后处理去块滤波器——MPEG4附录F中定义的去块滤波器,和现有最先进的环路去块滤波器——H.264中的环路去块滤波器。从设计目的和原理出发,详细地这两个环路滤波器的实现方法性能及特点。为第6章中作者设计的AVS中的去块滤波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由第3章统计的视频编码中压缩误差分析的规律,以及结合现有后处理去块滤波和环路滤波方法的优点,第6章中作者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环路滤波方法,此方法在大大降低复杂度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图象的主观质量,客观PSNR略有下降。AVS标准第七部分采纳了本环路滤波方案。 最后指出了去块滤波技术几个可能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