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杀配子染色体2C在单体附加时,可高频诱导染色体畸变,得到缺失、易位、等臂染色体、双着丝点染色体及环状染色体等畸变类型。本实验目的是(1)、利用杀配子染色体诱导染色体畸变的高效性,创制出一系列小麦-黑麦易位系;(2)、研究杀配子染色体诱导染色畸变的规律与频率;(3)、分离出一系列的小麦及黑麦染色体缺失系,这对建立黑麦高密度缺失图谱、进行基因克隆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进行了如下操作: 1、利用杀配子染色体2C诱导中国春-黑麦二体附加系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1)将CS-黑麦二附加系与CS-2C二体附加系杂交,获得子一代,这是创制染色体畸变的基础材料。 (2)对子一代染色体构成进行C分带鉴定,确保实验材料可靠,并对子一代PMC减数分裂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发现减数分裂异常,分析与杀配子染色体的作用有密切关系。 (3)对子二代体细胞染色体畸变进行综合鉴定,检测到易位、缺失、等臂染色体、双着丝点染色体等畸变类型,并对畸变的规律与频率进行统计。 (4)得到小麦-黑麦染色体易位10株,小麦基因组间易位1株。分离出黑麦缺失12株,小麦染色体缺失54株,这对建立黑麦等缺失图谱,进而建立基因高密度物理图谱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目的基因的克隆。 2、利用杀配子染色体2C诱导六倍体、八倍体小黑麦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1)将六倍体、八倍体小黑麦与中国春-2C二体附加系杂交,得子一代,是进行研究的基础材料。 (2)对杂交子一代PMC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减数分裂过程异常,推测与杀配子染色体的作用有关。 (3)对杂交子一代的花粉粒有丝分裂过程进行观察,未见异常。 由实验现象及分析,对2C杀配子诱导染色体畸变进行如下探讨 (1)综合本实验室利用杀配子染色体2C诱导中国春-黑麦染色体附加系染色体畸变的研究,均观察到子一代PMC减数分裂异常,认为致异因子为杀配子染色体2C。与本实验室徐萍利用杀配子染色体2C诱导中国春-偃麦草二体附加系所观察到的结果一致 (2)探讨杀配子染色体作用时期:通过对PMC减数分裂异常和花粉粒有丝分裂过程正常的观察与分析,认为杀配子染色体发挥作用的具体时期可能不在减数后、花粉粒有丝分裂前的DNA复制期,而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或更早时期。由于杀配子作用时期与杀配子的机制有关,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3)综合实验现象指出:杀配子染色体诱导染色体畸变与各理、化诱变因素有所区别,归纳它的作用特性为:①诱变频率极高。②杀配子染色体诱导染色体变异类型复杂,主要有缺失、易位、等臂染色体、双着丝点染色体、环状染色体等。③诱变具有一定的方向性。(4)产生的染色体畸变,可在后代中稳定地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