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Ⅱ《史学入门》课程中的历史地图教学研究

来源 :天水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地图作为历史空间的直观呈现,是历史教材编写的重要内容,对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当前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历史地图的运用情况不容乐观。教师对历史地图的使用主要采取展示的方式辅助课本知识的讲授,很少对历史地图做专业、系统的讲解;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认知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和练习题中的阅读,也很少做深入的探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新课程《史学入门》中,将历史地图作为“读史常识举要”的一部分,独立成文,强调了历史地图的重要作用。新课标要求学生知道历史地图的种类,作用及特点,古今地名的变化情况,并尝试绘制有关的历史地图等,这都为今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图运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读史常识是高中生史学入门的基础,而学会使用历史地图又是掌握读史常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对于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无疑有着关键意义。通过梳理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所引历史地图,可以将历史地图按照教学内容分为政治形势图、经济分布图、军事战争图、历史路线图、文化文明分布图和疆域图等六大类。历史地图具备的空间性、时距性、多样性和直观性等特点,可以很好地助力学生对历史理解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改善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针对高中历史新课程《史学入门》中历史地图教学的要求,从教学策略上,教师在《中外历史纲要》等必修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可以灵活采用讲解法、多媒体演示法等教学方法、运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地图的阅读能力,并能够尝试绘制简单的历史地图。选修课程《史学入门》中的地图教学是专题教学,需要在回顾总结必修课程中历史地图知识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完整地讲清历史地图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历史地图中时代、内容、指向和图例等构成要素。并通过不同时期的地名、疆域等变化,让学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时空观念。
其他文献
现实生活中许多复杂的问题都可通过分类、抽象、简化的思想转化成图论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如最大支配集、加工调度、任务分配、排课表等典型的组合类问题,而图染色作为图论中一
包装行业现处于原材料价格震荡周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不进则退。本文基于包装行业的现状,结合上海赛闻纸塑包装有限公司的实际,重新审视这个行业,提出未来发展之路的设想。结
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生物降解性、可循环使用和环境友好的特性,在汽车、高速列车和民用航空等先进制造领域,日益广泛替代传统的次承力结构部件。由于植物纤维和基体的吸水性,在温湿环境下服役的植物纤维复合材料,易发生纤维或基体的湿胀损伤、界面脱粘,其层合板还会发生吸湿层间应力和层间损伤、分层失效等力学性能劣化行为。连续长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是这类材料在次承力结构部件应用中的
具有特殊性状的水稻突变体对水稻新品种选育以及新的功能基因发现具有重要的应用和理论研究价值。本研究室利用改良的“花粉管介导法”将外源的玉米基因组DNA片段直接导入受
核桃(Juglans regia)因其利用价值高,种植面积日益扩大,核桃副产物的产量也相应增多,核桃壳被随意丢弃在田间或简单加工成活性炭和滤料使用;分心木直接作为中药利用,但都因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研究采用核桃壳和分心木为原料,通过多种有机溶剂进行高效提取,联合采用红外(FT-IR)、气质联用(GC/MS)和超高分辨率液质(UPLC-QTOF-LC/MS)等进行化学成分解析,深入
本文针对局部紧可分的度量空间上逆紧映射的不可加拓扑压及其条件熵进行探究,得到了关于非紧系统不可加拓扑压和条件熵的如下结论,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利用逆紧映射及
学位
β-葡聚糖酶在食品、饲料、发酵、生物能源甚至垃圾处理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迄今所报道的多数β-葡聚糖酶的酶活较低、耐热性较差,极大地限制了 β-葡聚糖酶的应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管理水平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城管执法作为我们特有的地方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尽管在国内的历史不到20年,却逐步成为全国各地城市必备的一个行
随着社会发展,私家车越来越多,停车难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传统立体车库逐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泊车机器人的兴起迅速成为停车设备中的一种潮流,传统泊车机器人存在灵活性不足,存取过程繁琐,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等,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在泊车机器人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对于解决停车难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泊车机器人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确定了泊车机器人的行走系统、夹持机构、升降机构的设计方案;研究了泊车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