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双介孔球炭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e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孔炭材料具有介孔结构,孔径分布集中、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及无生理毒性等特性,在吸附、催化、气体分离、药物传输及电化学能源存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但是介孔炭粉末很难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传统的分离方法涉及过滤或离心过程,这些分离方法都比较复杂,另一方面介孔炭的孔径不够大,这些都限制了介孔炭的应用范围。本研究以糠醇为炭源,Fe(NO3)2·9H2O、Ni(NO3)2·6H2O及Fe(NO3)2·9H2O和Ni(NO3)2·6H2O混合物为磁源,SiO2纳米微粒为模板,采用原位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铁磁性双介孔球炭,镍磁性双介孔球炭,铁镍磁性双介孔球炭,氨化铁磁性双介孔球炭;用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积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综合物性测量系统、拉曼光谱仪、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孔结构参数、饱和磁化强度及形貌进行表征;同时选用大分子蛋白药物(牛血清白蛋白)、染料污染物(亚甲基蓝、酸性红114)和致畸剂(维甲酸)为模型分子研究所合成的磁性双介孔球炭对这些模型分子的吸附行为。旨在为磁性双介孔球炭材料的吸附性能在小分子和大分子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如下:(1)铁磁性双介孔球炭合成:以Fe(NO3)3·9H2O为磁性前躯体,SiO2纳米微粒为硅源,糠醇为炭源,采用原位一锅法合成了铁磁性双介孔球炭,用一系列表征手段对炭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NO3)3·9H2O的用量影响着炭材料的形态、孔结构参数和磁性性质;铁磁性双介孔球炭孔径大约集中在8nm和27nm,比表面积和孔容随着Fe(NO3)3·9H2O用量的增多而变小;饱和磁化强度随着Fe(NO3)3·9H2O用量的增多而增强;从SEM看出炭材料呈现出球形特征,粒径在15-20um;并氨化修饰铁磁性双介孔球炭,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乙二胺成功的嫁接到铁磁性双介孔球炭上;SEM和氮气吸附表明氨化修饰后的炭仍为球形形状,具有双介孔结构。(2)镍磁性双介孔球炭的合成:用原位一锅法,以Ni(NO3)2·6H2O为磁性前驱体,SiO2纳米微球为硅源,糠醇为炭源合成了镍磁性双介孔球炭。用一系列表征手段对炭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NO3)2·6H2O的用量影响着炭材料的形态,孔结构参数,磁性性质,炭材料为球形特征,粒径大约为16μm;镍磁性双介孔球炭孔径大约集中在9nm和27nm,比表面积和孔容随着Ni(NO3)2·6H2O的增多而减小;磁化曲线表明饱和磁化强度随Ni(NO3)2·6H2O用量的增多而增强。(3)铁镍磁性双介孔球炭的合成:同样用原位一锅法,以Fe(NO3)3·9H2O和Ni(NO3)2·6H2O为磁性前驱体,SiO2纳米微球为硅源,糠醇为炭源合成了铁镍磁性双介孔球炭,用一系列表征手段对炭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铁镍磁性双介孔球炭孔径大约集中在9nm和27nm,比表面积和孔容随着Fe(NO3)3·9H2O和Ni(NO3)2·6H2O用量的增多而减小;SEM看出炭材料呈现出球形形状,粒径在10um到30um之间;饱和磁化强度随磁性前驱体用量的减少而变弱,可以通过调整磁性前驱体的用量来改变炭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4)铁磁性双介孔球炭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型蛋白,首次考察了铁磁性双介孔球炭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磁性前驱体的用量,溶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影响着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量。吸附量随磁性前驱体的增多而减小,分别为591、538、465mg/g;铁磁性双介孔球炭在pH=4.7时吸附量最大,这是溶液中的pH值在等电点时牛血清白蛋白静电引力与静电斥力都消失的缘故;NaCL浓度为1M时,吸附量最大,这是由于NaCL浓度超过1M时,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大的聚集体不能被吸附到8nm的孔道内并且堵塞孔道。用Sips方程q q(Kc)mm1(Kc)m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吸附量qm,平衡常数K,回归系数m等参数。(5)镍磁性双介孔球炭对亚甲基蓝与酸性红114的吸附:以亚甲基蓝与酸性红114为模型染料污染物,首次考察了镍磁性双介孔球炭对亚甲基蓝与酸性红114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炭材料对染料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随着Ni(NO3)2·6H2O用量的增多而减小;同种镍磁性双介孔球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比酸性红114的吸附量大,这是因为亚甲基蓝比酸性红114的分子尺寸、分子量和分子体积都小,而且在近中性水溶液中,镍磁性双介孔球炭与亚甲基蓝带相反电荷,具有相互吸引力。用准二级方程tq11kq2qt对亚甲基蓝,酸性红114的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吸附量mmqm,吸附速率常数k,结果表明,qm和k值随着比表面积,孔容的增大而增大。(6)铁镍磁性双介孔球炭对维甲酸的吸附:以维甲酸为模型致畸剂,首次考察了铁镍磁性双介孔球炭对维甲酸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维甲酸的吸附量随Fe(NO3)3·9H2O和Ni(NO3)2·6H2O的增多而减小;维甲酸的吸附量随着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直至饱和,主要是因为溶液中与介孔炭中的维甲酸浓度差从较大到较小,并且维甲酸从在炭球的表面吸附到在炭孔道的内部吸附,这些都使得吸附速率减小,最终达到饱和吸附。并提出用q qmkt/(1kt)方程对维甲酸的吸附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初始吸附速率常数k和吸附量qm。结果表明k和qm值随着比表面积、孔容的增大而增大。本研究创新点在于首次采用原位一锅法合成出铁磁性双介孔球炭,镍磁性双介孔球炭,铁镍磁性双介孔球炭,合成过程不需要额外的浸渍和硅模板的合成过程,简化了合成步骤;合成的炭材料具有双介孔及球形特征,极大的提高了比表面积和孔容,对药物呈现出更高的吸附性能。本研究部分内容已经通过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粤科鉴字[2013]40号),并获得201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其他文献
<正>巨峰葡萄,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四倍体,属中熟品种。该品种果实成熟时粒重10~14克,紫黑色,果粉多,汁多有肉囊,味甜酸,有草莓香味,是生产中的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片
两位作者以对话的方式,对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定位、理论构建的重要性以及有关建立中国学派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
本文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在治理结构、管理机制、风险承担、经营方式、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思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结构、规
<正>iRobot的成就iRobot创立于1990年,是目前美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最为成功的企业,是世界领先的服务机器人企业,也是纳斯达克机器人第一股,无论从技术水平、从业历史还是从产业
《侵权责任法》对使用人责任作出了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不同的规定,部分术语的含义与适用较该
从电机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推导出永磁直流电机转矩波动(感应电势纹波)与电机齿槽数、极对数的关系表达式,实用、明了,实验表明,其结论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5,其中铅(Pb)污染耕地面积大约为18万
“红色文化”源于中国的革命文化,20世纪末在全国范围内盛行,逐渐从革命老区走向全国,从革命遗迹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红色思潮的兴起,它的内涵与外延逐步得到社会公认。红色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的国际化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快速的判断和及时寻找有效的对策。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大多数企业选择对现有的业务
在全省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针对江苏要在哪些方面解放思想提出了六大类问题,其中“如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全产业链控制力的领军型企业”这个问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