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末,政府的治道变革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应对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全新挑战而做出的战略选择。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要求,西方各国纷纷掀起了以服务为导向的政府再造运动,服务行政成为政府改革的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公民的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并日益多元化。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自2004年中央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之后,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我国各地全面铺开,在取得不错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忽视公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本文通过回顾中西方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源流,从理论上厘清了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内涵,提出公民需求的满足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杭州市“民主促民生”的先进案例,借鉴杭州市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效路径在于:建立民意的表达和收集机制,采用民主的决策机制将民众的公共服务需求转化为一系列关涉民生的重大工程,并在民生工程中引入多元的参与主体进行监督和反馈,通过落实民生工程满足公民的公共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