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诱导成神经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损伤后的功能恢复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脑内神经元的再生能力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MSCs)可在自体获得且能在体外稳定扩增,并可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有望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相关的基础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移植MSCs治疗CNS损伤包括两个重要的因素:MSCs定向迁移至损伤部位;MSCs的成神经分化。体外实验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可以诱导MSCs的迁移;在病理状态下,损伤区域会释放大量VEGF,诱导MSCs向损伤区域的迁移。VEGF和细胞膜上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EGFR)结合,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s-1/2, ERK1/2)、应激活化蛋白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c-Jun NH2-terminal kinase, SAPK/JNK)、p38MAPK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 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介导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分化状态的MSCs向C6胶质瘤条件培养基和SDF-1alpha迁移的细胞数不同,因此我们猜测MSCs的分化状态影响它们的趋化性迁移,为了进一步验证MSCs的成神经分化状态和其迁移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Dunn chamber和Boyden chamber检测了成神经分化不同阶段的MSCs向VEGF的定向迁移行为,同时Western blot检测了和MSCs迁移密切相关的PI3K/Akt和MAPKs通路对VEGF的应答。我们采用Percoll分离法在体外培养并扩增大鼠骨髓来源MSCs,应用抗氧化剂诱导方案诱导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运用Dunn chamber从个体水平研究分化细胞在VEGF浓度梯度下的迁移速率、迁移效率和迁移轨迹。接着,我们运用Boyden chamber从群体水平研究MSCs在成神经分化过程中的趋化性迁移(Chemotaxis)和随机运动(Chemokinesis)。Boyden chamber结果显示,下室加入不同浓度VEGF后,不同状态细胞向同一浓度VEGF迁移的数量不同,不同浓度VEGF诱导同一状态细胞的迁移数量也不同,同时,利用活细胞工作站结合Dunn chamber对细胞进行微速摄影视频分析(time-lapse video analysis)显示在某一分化阶段(预诱导24小时)的MSCs具有更高的迁移效率。接着,我们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了在VEGF刺激下这些通路关键分子的磷酸化水平的改变,结果显示各条通路达到磷酸化最大值的时间不同,同一时间各条通路磷酸化的程度不同,而且这些现象随着细胞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最后,采用PI3K/Akt和MAPKs抑制剂阻断信号通路后,利用Dunn chamber和Boyden chamber观察抑制剂对细胞定向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抑制剂对迁移的影响和分化的状态密切相关,推测这些通路在成神经分化的MSCs定向迁移中是选择性起作用的。以上结果证明,MSCs的分化影响了其向VEGF的定向迁移,也就是说,不同分化状态的MSCs显示出不同的迁移行为。MSCs分化状态影响其对诱导因子的趋化性迁移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实验室关于干细胞生长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的研究同样证明了这种现象的存在,虽然进一步的分子机制仍待于探索,但是我们的研究结果为临床移植MSCs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稀土发光材料,特别是铕配合物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论文拟对邻苯二甲酰亚胺上N原子进行取代,合成N-苯甲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再将其与稀土元素配位合成稀土配合物,并对配合物的结构、荧光性质进行探究。1.以自制的苯甲酰氯和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为原料,制备了N-苯甲酰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简称NBP),收率为15%,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表征结构。2.以EuCl3和N-苯甲酰基邻苯二甲
背景及目的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已成为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呈现年轻化,发病率越来越高。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对
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叶夹角(叶片与主茎之间的夹角)是影响玉米株型与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较小的叶夹角,有利于降低冠层截光率,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和群体种植密度,从而提高产量。因此,选育紧凑耐密株型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叶枕(包括叶耳和叶舌)是连接玉米叶片和叶鞘的中间枢纽,是调控叶夹角的关键部位。揭示叶枕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将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叶夹角大小的调控机制,因此,本研究分析了B73(
当前,有限石油资源日益枯竭,且其作为燃料会引发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和反常气候变化,而生物质能可再生、分布广和污染小,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关注,这导致生物柴油需求不断增长。生
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不仅为植物带来了能量,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完成了同化物的积累;另一方面光又扮演了信号分子的角色,使植物通过感应光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生长发育。植物通过体内的光敏色素(phytochrome,PHY)感知光信号,并通过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hytochrome-interacting factors,PIFs)与光敏色素的相互作用调节植物的生长过程。PIFs对拟南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