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之中,城市发展和饮用水源地保护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近年来,国内公开报道的一系列危险化学品“重大水源污染事件”,则加深了人们对突发性危险化学品污染事件的直观认识,城市水源地受到突发性危险化学品污染事件的威胁己成为不争的事实。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承担供水职能的同时,还兼顾着航运、灌溉、观光、纳污等诸多功能,而船舶载运危险化学品在经过水源地时,无疑对水源地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本文从水源地安全角度出发,针对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危险化学品运输种类、载运量以及路径进行全面深入地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依托上海市环保局项目“《上海市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控制及对策研究》子课题05《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区流动风险源调查评估》”,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对突发性水污染问题的相关研究,并重点关注了水源地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以及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针对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危险品突发性污染事件,笔者通过望远镜观测、相机拍照、人工记录等方式对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危险化学品船舶流量进行实地调研,确定水源地确实有危险化学品船舶经过,并观测到危险品船舶的标志是一个B字型的小旗。为弥补现场观测时存在远距离观测的局限性,又采用在黄浦江内河各海事所下发船舶载运危险化学品问卷的调查方式,对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船舶载运危险化学品种类、载运量和路径进行全面深入地探讨,得出一个月之内航行路径经过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的危险品船舶共有97只,这97只危险化学品船舶分为八条航线,其中经过金卫海事所的航线通过的危险化学品船只最多,达58只,并得出船舶所运输的化学品多于油品,且油品中运输最多的是柴油和汽油,化学品中运输最多的是液碱和盐酸。在得到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危险化学品船舶运输的种类、载运量及路径之后,论文在传统故障树分析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对水源地造成影响的危害度分析纳入故障树中,求出故障树的最小割集以及结构重要度,分析出最大的影响因子是通航密度;并得出八条航线的风险表征值,分析出风险最大的是通过金卫海事所的航线,最后,论文还构建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船舶载运危险化学品的网状框架图,更加清晰的表现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船舶危险化学品种类、载运量、航线、风险大小等,以便对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危险化学品风险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并基于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以及风险评价,提出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水源地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