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美德理想主义女子教育的实践及其特征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bw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飞速发展与多元文化的巨大冲击,不仅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实践出现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而且动摇了根植于以美德和教化为中心、美德和政治为教育特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固根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出现了不容乐观的问题,当代女子的生活现实和教育问题更是令人堪忧。于是,当代女子的教育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理论界对女子教育研究的重视和深入,如何借鉴传统教育的精华,解决当代社会的女子教育问题,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选择。毛泽东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不仅完美诠释、继承与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教育成效,形成了一个“六亿人民尽舜尧”的毛泽东时代。因此,研究毛泽东时期的女子教育,不仅在理论上可以丰富和完善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同时在实践上可以对解决当代女子教育存在的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论述了毛泽东时期的女子教育: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毛泽东时期女子教育的实践规模。以女子文化教育的数据为例,从苏区的“点”到解放区的“面”再到建国后全国范围的普及,女子教育的实践规模逐步扩大。  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毛泽东时期女子教育的实践内容,主要从女子理想观念的提升、行为实践的表现以及社会风气的净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在理想观念方面,主要阐述了女子的孝顺、勤劳等美德表现;其次在行为实践方面,分别从战争与和平两个时期对女子的行为表现做了阐述;最后社会风气的净化分别从婚姻制度以及有关女子社会陋习的取缔变革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阐述了毛泽东时期女子教育的实践操作模式,主要介绍了政策导向、立体综合以及榜样示范三种模式。  第四部分通过整理分析总结出了毛泽东美德理想主义女子教育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了革命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时代性以及多样性的特征。  第五部分为结论部分。通过对毛泽东时期女子教育所取得的成效与当代社会女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进而从中得出启示:如何以史鉴今,借鉴毛泽东美德理想主义的女子教育,解决当代女子教育实际存在的问题。
其他文献
“人才是当今社会持续发展的最根本、最有效的动力。”对现代体操而言,赛场上的竞技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综合实力的竞争,同样也是人才优势的竞争。体操的可持续性发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由之路。我国现有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学效能评价,这是一种终结性评价,评价的结果作为鉴定和奖惩教师的依据,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发
自适应练习是自适应学习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量,在测量的基础提供最合适的题目给学生进行练习或者是自测,它减少了学生重复练习的数量,提高练
采用激射波长为850 nm的AlGaInAs/AlGaAs梯度折射率波导分别限制增益量子阱结构的外延片,设计并制备了具有条形结构和锥形结构的半导体激光器。在输出功率同为1 W时,锥形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