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直为思想家们所热衷。什么是历史的推动力,这是探寻历史规律的基本兴奋点。回顾人类历史变革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启蒙以来的思想家们多将历史发展推力认定为个人与国家,希冀围绕“个人-国家”范式来完成合理秩序的构建。与之相对,“市民社会”的本真面貌和价值屡屡被“个人-国家”范式所遮蔽。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市民社会维度的开放破解了长期以来政治制度构建中的基本理论困境,向人们昭示了必须面对并超越市民社会方能重整社会秩序的真理。因此,本文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文本依据,在还原其历史语境的基础上探析马克思将目光聚焦于市民社会的思想史价值。据此,本文首先对《批判》的现有研究状况做一清理,还原马克思著述背景来揭示其思想变化的原动力,在此基础上对手稿的文本予以解析,以研究综述、背景梳理和文本解析为基础,通过对思想史变迁过程予以展现的方式和手法完成对《批判》手稿价值的阐释。按照逻辑推进线索,本文除引言与结语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清理手稿研究的文献工作。本节首先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文本篇章和行文思路进行介绍;其次从中西方两个方面分别着手,对手稿的文献研究状况予以综述,明晰现有文献的研究方向和推进思路,并对现有文献研究状况做一简单分析进而指出本文的研究定位。第二部分则介绍了手稿写作的时代背景,为进入马克思的文本世界奠定思想基础。对这一时期的脉络梳理主要通过两主两辅四条线索来展开。首先作为叙述的主线,时间方面主要跨经了莱茵报时期和克罗茨纳赫时期;其次,以思想变化为辅线则包含了两条主线:第一条线索即莱茵报时期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第二条线索则是克罗茨纳赫时期费尔巴哈纲要的影响。第三部分则从概念界定和文本解读两个方面对手稿的文本世界进行了剖析,通过这一剖析展现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历程。鉴于手稿中部分概念的重要性,这一部分中首先结合马克思的相关阐述,对“神秘主义”和“市民社会”两个术语进行了界定。在概念立定的基础上,本节从“神秘主义的祛除”和“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两个部分层层推进,再现了马克思是如何完成对黑格尔法权哲学的系统性批判。第四部分则以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阐述市民的发展历程来揭示手稿的思想史价值。在第二部分时代语境追溯的基础上,依托第三部分文本世界的解读成果(市民社会的解放),将手稿的撰写置入思想史的发展之中,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混同”、“出离”和“获致新生”三个阶段的介绍来论述马克思这一手稿的价值: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市民社会历史地位的拨转,并自此开始迈向了超越市民社会以寻求人类历史解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