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绿色能源装置,SOFC关键材料的性能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SOFC的整体性能。本文对掺杂的CeO2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的关键材料进行了制备和性能表征,并对单电池的制备工艺以及相关性能进行了研究。
分别采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柠檬酸-硝酸盐溶胶凝胶法和聚丙烯酰胺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m掺杂CeO2基中温固体电解质Ce0.8Sm0.2O1.9(SDC)粉体。讨论了不同焙烧温度和不同制备方法对SDC粉体品相形成的影响,XRD图谱表明700℃焙烧4小时后可得到单相SDC粉体;不同方法制备的SDC粉体尺寸大小接近,均在13~20 nm之间,比计算得到的粒径稍大,表明由这几种软化学法制备的SDC粉体分散性好,不易团聚;柠檬酸-硝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DC粉体松装密度最大,焙烧性能应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制备的SDC粉体,更适合用于电解质材料的制备。
将SDC粉体压制成型,分别在1250℃、1350℃、1450℃下烧结5小时,用SEM、EDS、收缩率测试、致密度及开孔率测试、电性能测试等手段对烧结体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硝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DC粉体在1250℃烧结5小时后得到的烧结体收缩率最大,开孔率最小,表面和侧面均达到最致密状态,致密度达到94.81%,800℃的电导率可达到0.131 S·cm-1且电导活化能为65.14 kJ/mol,进一步表明柠檬酸-硝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DC粉体更适合用于单电池电解质材料。
本文设计了以柠檬酸-硝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DC粉体为电解质,SDC和(La0.8Sr0.2)0.98MnO3-δ(LSM)为阴极,Cu、Co双金属负载的SDC为阳极的单电池。以H2为燃科,测试SDC+Cu、Co(2:8)|SDC|SDC+LSM单电池在600~750℃下的电性能和开路条件下的阻抗;分别以H2和CH4为燃料,测试SDC+Cu、Co(1:9)|SDC|SDC+LSM单电池在700℃下电性能和开路条件下的阻抗。结果表明:SDC+Cu、Co(2:8)|SDC|SDC+LSM单电池的开路电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600℃时最大开路电压达到0.88V;电池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在600℃、650℃、700℃和750℃下的最高功率分别为2 mW/c㎡,6mW/c㎡,11 mW/c㎡,20 mW/c㎡。SDC+Cu、Ca(1:9)|SDC|SDC+LSM单电池,以H2为燃料时电池开路电压(0.85V),CH4为燃料时电池开路电压(0.725V);以CH4为燃料时电池功率密度相对以H2为燃料时电池功率密度衰减了85.71%,明显有积碳产生。SDC+Cu、Co(2:8)|SDC|SDC+LSM电池的阻抗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极化电阻大幅度降低,极化电阻与电解质电阻的比值降低。SDC+Cu、Co(1:9)|SDC|SDC+LSM单电池以CH4为燃料时电池电解质阻抗和极化阻抗明显高于以H2为燃料时电池电解质阻抗和极化阻抗,电极极化电阻与电解质电阻的比值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