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以及听力损伤的发生状况,寻找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听力损伤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以减少听力残疾。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足月新生儿病房中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67例为研究对象。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出现异常作为神经听力损伤的早期依据。根据BAEP结果分为听力正常组、听力轻-中度损伤组、听力重度-极重度损伤组。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围生期及家庭情况、就诊及时性、相关辅助资料、临床表现与听力损伤的关系,从而寻找影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损伤的因素。将有统计意义的单因素作为自变量,以BAEP结果作为因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及相关提示因素,对其中意义重大的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预测高胆红素血症重度-极重度听力损伤的准确性及截点分析。结果1、听力正常组与听力轻-中度损伤组、听力重度-极重度损伤组在出生体重、入院体重、入院日龄、喂养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具有可比性;2、所有入组患儿中听力损伤164例,损伤率为18.90%,其中听力轻-中度损伤40例(占4.60%),听力重度-极重度损伤124例(占14.30%);3、听力正常组与轻-中度损伤组、重度-极重度损伤组三组比较,结果显示:产次、生产方式、性别、胎龄、未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胆红素峰值日龄、总胆红素峰值、酸中毒、B/A比值、败血症、G6PD缺乏症、颅脑MRI、NBNA评分、相关神经系统表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胆红素峰值、酸中毒、B/A比值、G6PD缺乏症、败血症、颅脑MRI、相关神经系统表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总胆红素峰值、酸中毒、B/A比值增高、G6PD缺乏症、败血症是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重-极重度听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5、B/A比值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生重度-极重度听力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ROC Area,AUC)为:0.767;ROC曲线截点分析提示:当B/A比值为0.873时,灵敏度0.677,特异度0.779,约登指数0.46。结论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重度-极重度听力损伤发生率仍较高;2、总胆红素峰值、酸中毒、B/A比值增高、G6PD缺乏症、败血症是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重度-极重度听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3、B/A比值≥0.873,高胆红素血症重度-极重度听力损伤的风险明显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