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实务界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CEO声誉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日益凸显。那么,如何有效的评价CEO声誉,以及声誉较好的CEO是否会谨守契约精神,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而努力工作?抑或是会为了满足个人私利,利用自身声誉进行寻租,侵占股东权益,对公司财产造成侵害呢?鉴于此,本文基于声誉视角,围绕CEO声誉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研究,希望能为公司利益相关者识别盈余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并为政府等监管部门约束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规范资本市场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章节展开研究: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界定了 CEO声誉和盈余管理的概念,梳理了本文的整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介绍了本文的技术路线;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首先梳理了关于盈余管理、CEO声誉的相关研究,最后对CEO声誉和公司治理的现有文献进行了评述;第三章,CEO声誉的综合评价研究,通过因子相关性分析剔除了反映重复信息的指标,结合变异系数法、熵权法等,构建了 CEO声誉综合评价模型;第四章,CEO声誉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本章通过构建CEO声誉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模型以及外部治理环境和CEO声誉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交叉影响模型,实证检验了 CEO声誉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揭示了 CEO声誉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机理;第五章,基于CEO声誉的盈余管理约束模型研究,本章将CEO声誉变量纳入到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分析框架中,依据纳什均衡形成机理,构建了考虑CEO声誉的盈余管理约束模型;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 CEO声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仅用25.93%的指标反映了 97.92%的原始信息,并结合熵权法构建了 CEO声誉综合评价模型。本文以国内外经典高频指标为基础,根据剔除信息冗余和保留信息含量最大指标的原则,从CEO的个人特征、CEO的个人能力和CEO的社会影响三个准则层遴选出能够显著影响CEO声誉的指标,最终构建了包括两职合一、净利润、市场占有率、投资收益率、内部晋升或者外部聘用、企业社会责任和对国家的贡献率7个指标组成的CEO声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CEO声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25.93%的指标反映了 97.92%的原始信息。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构建了 CEO声誉综合评价模型,并对2009-2014年共2432个CEO样本的声誉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从2009年到2014年,随着近年来外部治理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CEO个人声誉的均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完善外部治理环境,有助于促使CEO更注重个人声誉。(2)将声誉变量纳入到双重委托代理分析框架,根据纳什均衡形成机理,在考虑声誉的情况下,构建了考虑CEO声誉的盈余管理约束模型。本文通过分析CEO、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并将CEO声誉变量纳入到分析框架中,构建了 CEO、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收益优化模型,通过联立各行为主体的收益优化模型求解各行为强度的混合纳什均衡解,最终构建了考虑CEO声誉的盈余管理约束模型。研究表明:第一,当外部治理环境较好,第三方监管查处概率较高时,若CEO的声誉较好,由于被查处后声誉受损,抑制了 CEO的直接侵占行为和虚增利润行为。当外部治理环境较差,第三方监管查处概率较低时,尽管在CEO声誉较好的情况下,但是由于CEO的直接侵占行为被中小股东查处的概率较低(也就是声誉受损的可能性较小),外加直接侵占行为所和虚增利润行为带来的利益诱惑,CEO会进行更多的直接侵占行为和虚增利润行为。第二,当外部治理环境较好,第三方监管查处概率较高时,若CEO的声誉较好,则会降低控股股东的寻租分享行为强度。第三,对声誉较好的CEO,中小股东更应该加强监管,以避免"灯下黑"现象。(3)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 CEO声誉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从整体看,声誉机制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能有效的发挥其监督治理的功能,但是随着外部治理环境的推进,声誉机制的监督管理职能逐渐得到发挥。本文以2009-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 CEO声誉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从整体看声誉机制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能有效地发挥其监督治理的功能,声誉较高CEO往往会利用其"明星"光环,进行抽租,获取私人利益最大化;其次,当区分产权性质时,在国有上市公司中,CEO声誉与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CEO声誉与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声誉较好的CEO,考虑到应计盈余管理带来的政治风险,倾向于采用真实盈余管理策略来维持其良好形象,而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声誉较好的CEO,基于盈余管理成本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考虑,倾向于采用应计盈余管理策略来维持其良好形象;最后,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外部治理环境与CEO声誉的交乘项与公司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外部治理环境的完善,声誉机制能够发挥其监督治理作用,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该结论表明完善外部治理环境有助于声誉机制的完善,保障声誉机制发挥其监督治理的功能,进而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