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抑郁症状认知易感因素的追踪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出发,关注青春早期孩子抑郁情绪症状,分析并探讨抑郁产生、发展特点以及特征性认知易感因素,为预防或干预青少年儿童抑郁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目的:(1)考察负性认知方式(CCSQ、CASQ)对抑郁症状的预测作用;(2)考察负性认知方式与应激生活事件是否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能否对抑郁症状变化起预测作用;(3)探讨特征性认知易感因素(消极归因、结果导向认知、自我导向认知)对七年级学生抑郁的预测作用。方法:调查中所使用的量表均由研究者们从英文原量表翻译为中文,再由国外的双语言学家回译,并得到修正。对湘潭市某中学进行取样,所有被试自愿参加测试,并在测试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初次测试发放问卷335份,收回有效问卷319份。在初测后,每间隔2个月进行一次追踪测试,共追踪4次。追踪测试使用的量表为儿童抑郁量表、儿童应激事件量表、儿童认知方式量表、儿童归因方式量表。最后,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追踪数据的结果进行抑郁认知易感因素的分析和预测作用的探索。结果:(1)七年级学生的抑郁基线水平(首次抑郁症状)与应激生活事件、结果导向认知与自我导向认知和消极归因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应激生活事件与结果导向认知、自我导向认知和消极归因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2)经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结果分析,在控制了性别因素后,对七年级学生抑郁的预测中,负性认知方式(消极归因、结果导向认知、自我导向认知)的主效应显著,而负性认知方式与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1)个体的认知方式是抑郁症状的预测因子,即持有负性认知方式(高抑郁质)的个体在经历应激生活事件后更易表现出抑郁症状;(2)负性认知推理过程中的结果导向认知对个体的抑郁有预测作用;(3)负性认知推理过程中的自我导向认知对抑郁症状有预测作用;(4)通过对处于由儿童后期到青春期的过渡期的七年级学生的有关抑郁症状的研究与分析可知,特征性认知易感因素具有三种不同类型,即消极归因、结果导向认知、自我导向认知。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当国家对于汽车排量分级别征税之后,大多数厂家都对自家旗下的发动机进行了调整。除了那些对于排量有着执着追求的车型以外,基本上都采用中小排量配合涡轮增压来达到所需动力。而在这个“全民增压”的时期,东南汽车自然不能错失这样的机会,V6菱仕就带着涡轮增压登场了。  涡轮的诱惑  对一款之前采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菱仕来说,换装涡轮增压发动机肯定是个大飞跃。涡轮增压发动机不仅能够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输出更大
1989年,雷克萨斯凭借LS系列车型在北美市场一炮而红;如今,在豪华车需求量更大的中国,面对诸多的老牌劲旅,全新LS600hL又该如何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呢?  黑色纺锤形的进气格栅,与珍珠白色的车身行成鲜明对比,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辆LS600hL时的情景。若不是有修长的车身作对照,我一定会误把它认为是某款雷克萨斯的FSport版本(海外Ls460有此版本)。虽然造型依然端庄,尾灯也仍然保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