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加味清营汤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气营两燔型的川崎病,记录患儿治疗前后检验指标以及临床症状,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相对照,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治疗川崎病的中西医结合优势,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提供临床依据及参考,从而优化川崎病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6个月至14岁气营两燔型的川崎病患儿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急性期(发热的第5~9天)均予静脉人免疫球蛋白2g/(kg · d)静滴,10~12小时输入。阿司匹林60mg/(kg·d),分3次口服,热退后减量为5mg/(kg·d),1次顿服,共服用7天。治疗组同时配合加味清营汤口服,治疗7天。采集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检验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症候积分、发热时间。将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后主要症状症候积分、发热时间及实验室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为有显著差异。结果:1.临床症状比较: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症候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目赤、咽红、皮疹及四肢硬肿症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在改善目赤、咽红、皮疹及四肢硬肿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在减少发热时间上比对照组有优势。2.检验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均有改善作用,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临床疗效评价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在临床疗效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清营汤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气营两燔型的川崎病患儿,可降低炎症指标及血小板计数,改善主要临床症状,总疗效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