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盐侵蚀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劣化损伤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北方地区的地下水、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硫酸盐,混凝土工程遭受硫酸盐侵蚀的现象普遍,而寒冷地区的混凝土工程还常常遭受冻融破坏。混凝土结构在硫酸盐与冻融耦合作用时,由于两种作用的交互效应,会使混凝土的损伤加重。考虑到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开展硫酸盐与冻融耦合作用下的研究为混凝土的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在硫酸钠与冻融耦合作用下的劣化规律,选取不同的因素及水平,即Na2S04浓度(0%、5%、10%)、粉煤灰掺量(10%、15%、25%)、硅灰掺量(5%、8%、11%)、含气量(3.5%、5.5%、7%)、水胶比(0.38、0.33),分析各因素及水平对混凝土试件造成的影响,结合微观试验研究混凝土的劣化损伤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进行28d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相同的情况下,粉煤灰试件的28d抗压强度较未掺的低;大掺量硅灰可以提高试件的28d抗压强度;掺加引气剂试件的28d抗压强度下降显著。(2)干湿循环试验的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硅灰试件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有所提升,引气试件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降低;水胶比为0.33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好于水胶比为0.38的。(3)采用快冻法研究了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在水中和5%、10%浓度Na2S04中的抗盐冻性。研究得出,不同浓度的硫酸钠对试件造成的损伤程度也各不相同;掺加粉煤灰、硅灰、引气剂对试件的抗盐冻性有所改善;水胶比为0.33的抗盐冻性能好于水胶比为0.38的。(4)通过SEM分析硫酸钠侵蚀产物的生长变化。
其他文献
叶肉导度和叶片导水率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两个重要过程。叶肉导度通过影响从气孔下腔到Rubisco酶位点的二氧化碳浓度梯度直接影响光合速率。而叶片导水率一方面影响光合速率所
  为保证软土地区大面积展场功能的发挥,需有针对性地开展场地地基处理。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是国家级大型项目,室内展场面积约24万m2,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建筑单
会议
根据所收集到的流域1881~2001年共计121年间郁江南宁水文(二)站的28场洪水的统计资料,本文首先对流域灾害性洪水成因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从自然系
  CFG桩复合地基由于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已经成为很多工程的首选地基处理方法。进行CFG桩复合地基设计主要依据以下的规定与要求:一是有关的设计规范,二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三
  在工程建设中,岩溶地区分布非常广泛,为了提高岩溶地区岩土工程技术质量和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当隧道穿越溶洞时,应考虑隧道底部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查阅大量文
会议
为了解决传统固化剂引发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明确新型土体固化剂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根据国内外已有大量相关文献报道,从固化土的物理力学特性、耐久性和微观
混凝土裂缝的防止是现代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温度应力是引起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已经修建的渡槽结构,基本上都存
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uis 2)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原体。S.suis2感染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在前期完成对1998年江苏流行的强毒株98HAH12
  本文针对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以某大桥接线软基处理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荷载试验和沉降监测,对其处理湖相软土地基后的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并
  兰州国家级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处理较多采用了CFG桩刚性桩复合地基,通过介绍CFG桩复合地基技术的在兰州新区工程应用,阐述了CFG桩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基本原理,通过工程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