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使得国民经济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如何更快、更有效的找到矿产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内容。内蒙古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段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区。区内矿化类型多,包括斑岩型铜钼矿化、矽卡岩型矿化、白云岩矿化、岩浆热液型磁铁矿矿化、锰矿化等。区内已发现金属矿产铜、钼、铁等以及非金属矿产白云岩、煤、灰岩等。在研究区内虽发现多处大型、小型矿床在内的铜、钼、白云岩、煤等矿产,但是与俄罗斯相邻的额尔古纳-上黑龙江-岗仁成矿带中的矿产产出相比,数量和规模都相差较大,显然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研究区内大部分研究内容都是以传统找矿手段进行找矿,而遥感找矿手段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本文在总结了内蒙古满洲里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在前人遥感找矿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GF-1、SPOT数据地质解译以及Aster数据蚀变异常信息提取;结合研究区的区域成矿特点以及野外验证,进行去除干扰并总结出铜钼矿床的找矿模型。通过本次研究,主要取得的成果有:1.获取了GF-1、SPOT和Aster卫星影像图,为研究区的地质解译和蚀变信息提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底图。2.基于GF-1、SPOT数据,利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岩性和构造的解译,得到地质解译图。3.经过对Aster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比值法、SAM法等提取了研究区的蚀变异常信息。铝羟基在研究区分布较广,镁羟基异常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半部,铁染(主要为Fe3+)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半部,碳酸根在研究区分布较少,主要沿东北部的白云岩矿周围分布,为之后的找矿模型提供了依据。4.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验证地质解译和蚀变信息提取。经过岩石光谱分析,中性岩和酸性岩等在1400-1500nm和1900-2000nm阶段有较明显的吸收谷,在1700nm和2100nm处有反射峰,这与铝羟基的光谱特征相吻合;磁铁矿的实测光谱与标准光谱曲线也相差不大,具有可信性。岩石薄片分析显示岩石受构造影响而发生破碎,并产生轻微褐铁矿化,与光谱图和影像图吻合;为蚀变信息提取提供保障。5.根据地质解译图和蚀变信息提取图,结合地质资料,总结出铜钼矿床的找矿模型,为以后本区域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