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波CT技术在金庄煤矿冲击危险评价与预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针对实现金庄煤矿3110-3类孤岛工作面安全回采这一课题,采用综合指数法、数值模拟与震动波CT法等手段,对该工作面回采前和回采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冲击危险区域预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现了该面的安全回采。采用综合指数法对3110-3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进行了评价,认为该工作面不可采,但是考虑到综合指数法是一种基于理论模型的宏观评价,其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和研究,因此采用数值模拟和震动波CT法进一步对该面的冲击危险性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研究发现应力与纵波波速间存在幂函数关系,说明震动波波速反演是研究区域内应力分布进而实现冲击危险预警的有效手段。对3110-3工作面采用主动CT工业性试验反演了工作面回采前的应力状态,发现工作面内存在一个强冲击危险区域,位于开切眼及前方120m的范围;两个中等冲击危险区域,分别位于工作面靠近开切眼约15m的材料巷和一采区专用回风巷与3110-3外运输巷交叉点开始的外运输巷20~85m范围。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工作面回采前的冲击矿压解危方案的设计。工作面回采后,为监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应力分布,采用被动CT反演了五个时间段内的波速分布图,在可靠性范围内确定了前三个时段中3110-2工作面遗留煤柱存在明显应力集中,而工作面回采并未导致F3断层活化,材料巷中也并未出现明显应力集中。后两个阶段中,确定的重点防治区域为工作面前方的材料巷、运输巷的尾部及3110-3工作面的外运输巷。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发现,五个时段内,数值模拟同样确定了煤柱区内存在高应力集中,但不同之处为受F3断层影响,断层附近的3110-3材料巷应力集中更加明显,冲击危险性也更高。利用记录的强矿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和波速分布图与数值模拟进行了有效性对比,发现强矿震大多数落在CT反演的高波速区,而极少落入数值模拟得到的高应力区域。因此震动波CT预测技术相对数值模拟方法更能有效反映煤岩体应力,并能有效指导现场防冲措施的实施,但由于被动CT中需要使用大量矿震事件,其实时性较差,且受台站数量与位置影响较大,反演区域仍有限。
其他文献
应变局部化是岩石类材料在受载过程中,发生强烈的应变集中而导致变形局部化或形成窄带现象。若窄带内集中了大量的剪切变形,我们称之为剪切带。剪切带被认为是应变局部化的结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每组49例,观察组给予健康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慢性病
秀山拥有丰富的锰资源,锰业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开采秩序混乱、效率低和加工路线的不健全带来了地质灾害和水土环境污染问题,矸石、尾矿、生产废水对生态的破坏也很大,因此对秀山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矿山物联网的出现与发展给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与此同时如何保障矿山物联网业务服务质量是一个热门研究问题。怎样给矿山物联网众多业务提供可靠地服务质量以及业
目的:分析采用椎间孔径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采取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和参照组(采取传统
我国铝土矿山周边环境复杂,矿区内存在大量民采巷道和空硐,严重破坏了矿体的原生结构,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隐患。民采过程中,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富弃贫,矿柱间隔尺度
急斜特厚煤层开采扰动区(Mining Disturbed Zone,MDZ)围岩结构复杂,煤层倾角大,采动作用下局部煤岩层滑移造成应力集中,易诱致顶板覆岩(顶煤)承载结构变异,最终演化为动力学失稳
本文以欣源矿30101综采工作面过走向空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力学推导、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研究了综采工作面遇走向空巷采用充填的可行性,并在3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