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中发挥着支柱性作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20多亿吨的煤炭通过铁路、水路、公路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其在我国整个物流资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竞争加剧,煤炭企业成本压缩压力加大,国家对煤炭物流发展引起了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了引导,不少大型煤炭企业也逐步把煤炭物流纳入到本企业发展战略中。然而当前我国关于煤炭物流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同时,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物流网络节点布局不合理、线路运行不畅、煤炭外运瓶颈制约严重;煤炭经营管理不到位,效益不明显;煤炭资源利用不合理;煤炭加工程度低,资源浪费严重等缺点。在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下,如何落实好国家关于促进煤炭物流发展的意见措施,推动煤炭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煤炭物流发展研究的基础是煤炭物流节点布局研究。煤炭物流节点布局就是通过对多项综合影响因素分析确定若干节点的最优地理位置和类型,从而实现煤炭产品在点间的合理有效流动。煤炭物流节点布局是本文研究的主题,长治地区作为我国煤炭资源主要输出区域,其煤炭物流节点布局在全国煤炭输出地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在广泛分析国内外物流节点布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长治地区当前煤炭产量分布、内外煤炭需求状况、区域运输格局、内部及周边环境,煤炭经营市场和煤炭物流网络构成等因素,找出了该地区煤炭物流存在的问题。在对长治地区近远期煤炭生产需求、地区交通发展状况和煤炭物流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治地区煤炭物流发展前景,提出科学合理布局煤炭物流节点是发展现代煤炭物流的关键。依据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思想,对长治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地区政府政策、煤炭资源禀赋、环保要求、地理环境、投资可靠性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了长治地区煤炭物流节点布局的若干初选方案,采用设施规划的因次分析法对初选方案进行了评价,确定了长治地区煤炭物流节点布局相对最优方案,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