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猫弓形虫病是由猫吞食弓形虫包囊、卵囊或假包囊后而形成的寄生虫病。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对初次感染猫来说,可以向环境中排出大量卵囊,卵囊对外界环境具有极强的抵抗力,是人及动物感染弓形虫的一个重要源头。同时,猫也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被感染后可以在组织中形成包囊,感染猫被捕食后也可以传播弓形虫病。所以,研制出一种既能阻止弓形虫卵囊排出,又能阻止包囊形成的新型疫苗,对于预防猫弓形虫病、切断弓形虫的传播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弓形虫在实验室条件下经过多次体外传代,再次感染动物后,其形成卵囊及包囊的能力大大减弱。敲除缓殖子期特异性抗原BAG1后发现,△bag1虫株较野生型虫株产生的包囊量显著减少。此外,研究还发现,⊿ku80株弓形虫不能完成正常的减数分裂,从而不能形成有感染性的卵囊。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敲除载体转染△ku80虫株,通过PCR鉴定,证明获得了△bag1△ku80虫株。通过细胞培养实验、噬斑实验(Plaque assay)和动物感染实验,比较了△bag1△ku80虫株和△ku80虫株的增殖速度及毒力。其次,为了检测弓形虫感染猫后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我们首次尝试将干扰素释放实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IGRA)应用于猫感染弓形虫后细胞免疫应答的检测。第三,因为△bag1△ku80株弓形虫以速殖子的形式进行增殖,速殖子虽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但是经口免疫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克服这一缺陷,我们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免疫。验证视黄酸作为佐剂能否增强机体肠道部位的保护性免疫应答。第四,我们以视黄酸为佐剂,将△bag1△ku80株弓形虫皮下免疫猫,对△bag1△ku80株弓形虫的免疫原性进行了检测。第五,我们用不同剂量的弓形虫速殖子接种猫,观察了该疫苗候选株对猫的安全性。最后,我们检测了该候选株的免疫效力,即猫免疫后能否抵抗弓形虫卵囊的排出。结果显示,△bag1△ku80虫株和△ku80虫株的增殖速度及毒力无明显差异。IGRA实验可以用于猫感染弓形虫后细胞免疫应答的检测;视黄酸作为弓形虫疫苗佐剂,可以上调表达小肠部位淋巴细胞的肠道归巢受体,从而增强宿主黏膜部位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bag1△ku80虫株免疫猫后,可以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全身性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添加视黄酸作为佐剂,既可以增强机体肠黏膜部位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还可以提高全身性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猫在皮下接种免疫剂量和10倍免疫剂量的△bag1△ku80株弓形虫后,不产生临床症状、也未排出卵囊,而且,在免疫动物体内也未检测出弓形虫包囊,证明该疫苗候选株对猫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更为重要的是,该疫苗候选株可以使猫的排卵囊期由7.7天缩短为1.6大,可以抑制98%的卵囊排出,具有较高的免疫效力。综上,本研究构建的△bag1△ku80株弓形虫免疫猫后,不能形成包囊,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视黄酸的联用,该虫株可以大大缩短猫的排卵囊期,抑制了绝大多数卵囊的排出,从而大大降低了弓形虫的传播风险,为弓形虫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