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调控钾通道抗房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dejing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DHA(Docosahexaenoic acid)在心房颤动模型中的作用,探讨DHA的抗房颤作用及可能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1.房颤模型的建立SD(250-300g),称重,10%水合氯醛(300mg/kg)腹腔注射麻醉,BL-420F生物机能系统描记正常心电图(记录标准Ⅱ导联)。尾静脉注射45μ/mL乙酰胆碱和氯化钙混合液14mg/mL诱发房颤的发生,心电图全程记录。2.观察DHA在对照组和房颤组的作用将80只SD随机分为对照组(C)、对照DHA处理组(DHA)、房颤组(AF)、房颤DHA处理组(AF+DHA)4组,每组20只。其中对照组和对照DHA处理组每天静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和DHA溶液,AF组和AF+DHA处理组予以等体积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AF组和AF+DHA组分别加用与DHA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及DHA溶液,分别观察房颤发生时间和心房有效不应期(ERP),以此来评估DHA对的房颤影响。(1)房颤发生时间测定:采用生物机能系统记录肢体Ⅱ导心电图,以出现典型的房颤波(f波)及P波消失为房颤发生标志,以恢复窦性心律,f波消失P波出现为房颤终止。(2)心房有效不应期(ERP)测定:心房肌挂于装满氧饱和的K-H液的浴槽中,前负荷为1g,稳定30min,采用连续双刺激法测定ERP。3.Western-blot方法测定TASK-1、TREK-1、ERK1/2.P-ERK1/2.P38.P-P38及MKP-1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TASK-1、TREK-1基因表达。从分子水平上探讨DHA抗房颤的作用机制。结果:(1)一般状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房颤组大鼠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精神不振,活动迟缓,毛色缺乏光泽等。DHA处理后的大鼠一般情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盖(2)房颤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测定:连续10天建模,AF组,AF+DHA处理组均出现房颤,出现率100%,对照组无房颤出现,但是DHA+AF组较AF组房颤出现时间推后,AF组第一天开始出现房颤,而DHA+AF组从第三天始出现,并且房颤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5)(缩短时间具体些)。(3)DHA对房颤病死率影响24只房颤随机分为两组,AF组和DHA+AF组,AF组继续予以Ach-CaCl2尾静脉注射,DHA+AF组予以DHA+Ach-CaCl2尾静脉注射。持续10天,隔三天记录房颤持续时间,DHA+AF组房颤持续时间缩短,AF组病死率为7/12,DHA+AF组为5/12。(4)心房有效不应期测定:同正常N相比,AF组ERP明显缩短,DHA组显著延长(P<0.05);与AF组相比,DHA+AF组ERP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不应期时间如何改变的,给出数据(5)心房肌双孔钾离子通道TASK-1、TREK-1mRNA和蛋白变化:与正常(N)相比,DHA处理组TREK-1、TASK-1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房颤组(AF)及DHA房颤处理组(DHA+AF)TREK-1、TASK-1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AF组相比,DHA及DHA房颤处理组(DHA+AF)TREK-1、TASK-1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6)心肌组织MAPK信号通路蛋白ERK1/2、P-ERK1/2、P38、P-P38及MKP-1蛋白表达:各组总蛋白ERKl/2和P38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N相比,DHA处理组P-P38、P-ERK1/2表达下降,MKP-1表达增加(P<0.05);与房颤组相比,DHA房颤处理组P-P38、P-ERK1/2表达下降,MKP-1表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房颤应用DHA后,心房颤动诱发时间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延长,房颤持续时间缩短,该结果表明DHA具有抗房颤作用。2.DHA可能影响房颤的病死率3.房颤模型中,双孔钾离子通道(TASK-1、TREK-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表明TASK-1和TREK-1可能参与了心房电重构,促进房颤的发生。4.房颤模型中,MAPK信号传导通路ERKl/2、P-ERK1/2、P38、P-P38及MKP-1蛋白表达改变,推测其参与心房颤动的调节。5.DHA通过调控MAPK信号传导通路介导双孔钾离子通道发挥抗房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理及肾通胶囊的影响。 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即假手术组)、手术组、肾通治疗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术后8天观察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纤维化程度通过测定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来判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7、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和肾组织内皮素-1(
近视在全球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0%。高度近视会产生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以及黄斑变性等严重的致盲性并发症。近视受从视网膜到脉络膜到巩膜这一通路的局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