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二甲酯活化形态及基于双酚A的反应机理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l8566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形热塑型材料,属于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具有优良的电绝缘、耐热、抗冲击及耐化学腐蚀等特性。随着人们对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PC的生产工艺逐渐向着绿色、环保以及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本文通过碳酸二甲酯(DMC)酯交换法催化合成PC中间体(MmC(1)和DmC(1)),对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效果进行研究,探索其催化机理,得出结论如下:首先,通过TG-MS和In situ DRIFTS研究了非均相催化剂管状和锐钛Ti02的催化机理:DMC在催化剂表面的活化形态是决定酯交换和烷基化反应的关键因素。其次,采用格式试剂法合成了一系列均相有机氧化锡催化剂:苯基氧化锡2(三氟甲苯)氧化锡((PhCF3)2SnO)和二甲苯基氧化锡((PhCH3)2SnO),杂环氧化锡二吡啶基氧化锡((C5H4N)2SnO),二噻吩基氧化锡((C4H3S)2SnO)和二呋喃基氧化锡((C4H3O)2SnO)。对催化剂结构进行系统表征,结合GC对合成的PC中间体选择性进行研究,探究各个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在苯基氧化锡中,转化率方面,(PhCF3)2SnO>Ph2SnO> (PhCH3)2SnO, BPA转化率最高可达42.83%;MmC(1)选择性方面,Ph2SnO> (PhCH3)2SnO> (PhCF3)2SnO, MmC(1)产率最高可达93.33%。在杂环氧化锡中,(C4H3O)2SnO催化性能最好,BPA转化率可达75.40%,MmC(1)选择性为49.08%。然后,利用TG-MS, In situ DRIFTs和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均相催化剂的反应机理:Sn=O和DMC之间的结合模式是决定酯交换反应和烷基化反应的关键因素。DMC的CH3-O部分的两个氧原子与Sn=O结合,引起C=O键缩短,BPA中的氧原子主要进攻DMC的羰基碳形成酯交换产物;如果DMC的C=O部分的氧原子与Sn=O结合,会引起C=O键伸长,BPA中的氧原子进攻DMC的甲基碳形成烷基化产物。最后,研究了CO2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DMC酯交换法的影响:CO2在高压下不仅可通过抑制PC中间体分解抑制烷基化反应,而且可抑制酯交换反应进行。温度对酯交换影响更显著,高温可促进PC中间体分解而促进烷基化反应。
其他文献
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特质的深层结构,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每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是不同的。本文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国家的关系为维度,着重分析了俄
现在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0~3岁的婴儿阶段正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接受正确的早期教育对婴儿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早期教育的参与者来说,掌握正确的原
在茶叶市场上,拥有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大的名牌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好的销量。茶叶销售不仅需要良好的宣传和营销手段,更重要的是实施品牌战略,增强茶业核心
本文旨在讲述简易逻辑中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这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
原始语根假说是马秉义教授近30年来英汉对比研究工作的最重要成果。语言符号的本质是理据性的,而非任意性的。原始语根是从最原始的拟声词中挑选出来的,应是一切语言的语根。
<正>工业革命为什么最早发生在英国?这是一个中外学者反复探讨而经久未衰的问题。人们试图在诸因素中寻找出一两个主导因素,但论点提出时往往都碰到了对立面。下面笔者就试着
名词化是最常见的语法隐喻资源,通过将语义和词汇语法交叉匹配,以过程和属性识解为实体,实现对经验的重新构建。本研究对名词化表达在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的使用分布进行了考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社区作为具体化的社会,是社会治理的突破口。在当前社区治理具体实践中,社区治理精准化成为一种趋势,既是精准回应当前居民多元化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杨树造林密度方面的文献,从林分密度与生长量、树冠结构、木材性质、耐荫性、耗水、病害发生等方面关系,综述了国内外杨树林分密度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在杨
草本花卉被广泛应用于庭院、街道、广场等花境、花坛的布置以及会场、居民家庭的点缀美化,以其姹紫嫣红的绚丽色彩和令人心旷神怡的馥郁馨香赢得人们的青昧,是城市绿化美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