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认为政府应该引导、扶持,而不应强制、干涉,更不能制止。二是如何改造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出强制性和诱导型两条农民合作化路径都不是理想的路径,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缺陷。三是如何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影响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难,二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合作领头人和管理人才稀缺。对此,应当加大政府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教育培训工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社逐步发展起来,广大农民群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兴办了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是,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自身运行机制不健全,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干预过多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作用的正常发挥。真正能使最大多数的小农户获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不容乐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对当前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旨在说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对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总体情况,对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做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对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对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