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4月至2015年9月间进行纤维乳管镜检查的918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2.整理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分析年龄、生育、哺乳、溢液单双侧、溢液孔数及血性溢液与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关系。3.将进行了手术的乳头溢液患者的病理结果同乳管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4.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值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18例女性患者中,成功进行乳管镜检查并明确诊断的有877例(95.5%),其中乳管扩张症209例,乳管炎108例,乳头状瘤并乳头状瘤病共492例,乳腺癌11例,溢乳症5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生育、哺乳、溢液单双侧、溢液孔数及血性溢液与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关系。结果显示:年龄≥50岁和年龄<50岁乳头溢液患者对于导管内占位性病变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2.940,P<0.05);导管内占位性病变单双侧溢液发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8.677,P<0.05);导管内占位性病变单孔和多孔溢液发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6.713,P<0.05);血性溢液和非血性溢液对于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发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09.824,P<0.05)。导管内病变性质为占位性病变在生育(?2=0.186,P=0.666)、哺乳(?2=1.756,P=0.185)及病程(?2=3.039,P=0.081)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2例进行手术的病例中,术前进行的纤维乳管镜检查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为72.7%。结论:1.乳管镜检查的灵敏度较高,是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2.年龄≥50岁的单侧、单孔、血性溢液患者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发生率更高。3.纤维乳管镜能帮助手术定位,减少手术创伤,并提高病理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