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符合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者,使用中药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进行治疗,通过观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夜间最低血氧(lowest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中医症状评分、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等的变化以初步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OSAHS患者的疗效,探索中医治疗OSAHS的效果,为系统中医辨证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卫生部北京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对打鼾并有典型OSAHS临床表现的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根据OSAHS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筛选其中确诊为OSAHS并且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2例患者入选。然后根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中药汤剂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12例,治疗组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针对OSAHS的治疗,治疗1个月后再次对患者行PSG监测及中医症状评估。运用SPSS Statistics 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评估治疗后的总体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LSaO2)、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体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30例患者,显效2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空白对照组12例患者,显效0例,有效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0,两组比较P=0.001<0.01,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4例轻度患者中,显效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7例中度患者中,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28.6%;9例重度患者中,有效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22.2%。病程2年以内(包括2年)的11例患者中,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9%;病程在2-10年的7例患者中,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42.9%;病程在10年以上(包括10年)的12例患者中,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41.7%。两组各观察指标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降低AHI、增加LSa02,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方面,治疗组在改善“打鼾”“嗜睡乏力”“口干”“头痛头晕”“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面红”等症状及体征上,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对比, “打鼾”“口干”“头痛头晕”“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上述症状有效。治疗前后BMI相比,两组均无明显改变,说明中药改善BMI效果不明显。结论: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OSAHS有一定疗效,能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AHI指数、改善LSa02,对于轻度及病程短的患者疗效明显。因此,早期的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整体状况,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由于时间有限,经费受限的原因,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未遵循双盲随机原则,未进行长期随访,无法确定中药治疗该病的远期疗效,并且,对于天麻钩藤饮改善OSAHS指标及症状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