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应用于妊娠晚期孕妇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探讨妊娠晚期应用抗病毒药物是否降低高乙肝病毒载量孕妇的垂直传播机率,为临床综合治疗妊娠晚期慢性乙型肝炎孕妇提供新方法,为妊娠晚期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带来福音。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将2008年5月1日至2010年3月1日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临床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妊娠晚期孕妇,根据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将上述病例根据病人知情选择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抗病毒和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为口服替比夫定片,每日一次,一次一片,保肝治疗配以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120μ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一日一次,静点。对照组仅给予保肝治疗,即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120μg,加入10%葡葡糖注射液200ml,一日一次,静点随机(?)取其中140例病例,分别为:试验组70例,其中轻度30例,中度30例,得长10例:对照组70例,其中轻度30例,中度30例,重度10例。在试验前、试验4周后和试验8周后,分别从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清I{BsAg、血清HBeAg、血清HBVDNA不良反应等方面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对新生儿0、1岁血清HBsAg、血清HBeAg、血清HBVDNA以及不良结果等的检查进行比较。分析替比夫定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无作用。选择病例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9月由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会、肝病学会联合修订的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9],以及2010年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指南》。所有参加研究的妊娠期肝炎患者均告知妊娠期肝炎可能发生的危害,以及两种治疗方法的利弊,服用替比夫定组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化验均以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化验室仪器为准。肝功能检测仪器Beckman CoulterDXC-800,转氨酶测定应用酶速率法,试剂SYNCHRON分析系统试剂;胆红素测定用2-4-二氯苯胺重氮法,德赛诊断系统试剂。乙肝病毒定量采取全自动荧光定量PCR法,仪器采用Step one plus,上海申友试剂。乙肝五顶采用e601仪器,化学发光法。结果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1)替比夫定应用于治疗妊娠晚期孕妇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如下临床症状:轻度组因为本身没在出现临床症状,未做比较;中度组试验1周后,试验组临床症状好转率95.8%,对照组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4,P<0.115),试验8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好转率均为100%,两组人群临床症状好转情况接近:(?)度组试验4周后,试验组临床症状好转率90%,对照组80%,两组人群临床症状好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试验8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好转率均为100%,两组人群临床症状好转情况接近。肝功能:轻度组,试验4周后,试验组好转率83.3%,对照组60%,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2,P=0.045),试验8周后,试验组好转率100%,对照组93.3%,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69,P=0.150);中度组,治疗1周后,试验组好转率56.7%,对照组4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67,P=0.302),治疗8周后,试验组好转率100%,对照组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9P=0.150);重度组,试验4周后,试验组好转率70%,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试验8周后,试验组好转率100%,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4。乙肝病毒DNA定量(FQHBVDNA):轻度组,试验4周后,试验组在血清中乙肝病毒量好转率为80%,对照组好转率为0,两组人群在降低血清中乙肝病毒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P<0.001),试验8周后,试验组在血清中乙肝病毒量好转率为100%,对照组好转率为0,两组人群在降低血清中乙肝病毒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0.P<0.001);中度组,试验4周后,试验组血清中乙肝病毒量好转率83.3%,对照组0,两组人群在降低血清中乙肝病毒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01),试验8周后,试验组在血清中乙肝病毒量好转率100%,对照组0,两组人群在降低血清中乙肝病毒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0,P<0.001);重度组,试验4周后,试验组在降低血清中乙肝病毒定量好转率60%,对照组0,两组人群在降低血清中乙肝病毒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71,P=0.011),试验8周后,验组在降低血清中乙肝病毒定量好转率90%,对照组0,两组人群在降低血清中乙肝病毒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64,P<0.001)乙肝五项中的HBsAg、HBeAg,在各项分组中均未出现HBsAg、HBeAg血清学转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替比夫定应用于治疗妊娠晚期孕妇的慢性乙型肝炎观察中,共应用70例.患者不适症状大部分与疾病本身相关,符合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情况。其中有1例肌肉酸痛、四肢麻木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症状不符,且患者本身无神经系统疾病、关节炎、糖尿病、缺钙、水肿等可能出现该症状的疾病,考虑此不良反应与替比夫定相关。受观察的孕妇未出现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羊水栓赛等不良结局,新生儿出生后一般状况好,新生儿Apgar评分1分钟均大于9分,更未发现有畸形等任何生殖毒性.(3)在本观察中对于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妊娠晚期孕妇,新生儿出生时血清HBsAg、HBeAg、HBVDNA结果比较:新生儿出生时试验组无HBsAg阳性者,HBeAg43例阳性,HBVDNA无阳性者;对照组有1例HBsAg阳性,HBeAg61例阳性,HBVDNA3例阳性者,HBsag阳性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HBeAg阳性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15, p=0.001), HBVDNA阳性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66,P=0.080)。新生儿1岁复查HBsAg.HBeAg和HBVDNA情况比较: I新生儿出生时试验组无HBsAg阳性者,HBeAg无阳性者,HBVDNA无阳性者:对照组有2例HBsAg阳性,HBeAg1例阳性,HBVDNA无阳性者。HBsAg阳性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新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1, P=1),HBEAg阳性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HBVDNA阳性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无区别。结论替比夫定应用于妊娠晚期孕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本次试验中,在肝功能、血清HBsAg、血清HBeAg等指标以及母婴垂直传播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临床症状仅在轻度组试验4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病毒DNA定量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