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2h口服生理盐水对椎管减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nio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术前2 h口服生理盐水对椎管减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原因。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01月在我院择期行椎管减压术老年患者(65~83岁)76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8例)和干预组(n=38例)。对照组按常规术前8 h禁饮,干预组麻醉诱导前2 h饮用5 ml·kg-1生理盐水(总量不超过400 ml)。分别记录麻醉前5 min(T0)、麻醉诱导后1 min(T1)、手术开始5 min(T2)、拔管后5 min(T3)4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术前简易智力状态评分(MMSE评分)、术前及术后血糖值、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于麻醉前5 min(S0)、麻醉苏醒30 min(S1)、术后第一天(S2)、术后第二天(S3)、术后第三天(S4)同一时间段(16:00~18:00)采用谵妄评估量表(CAM)评分、护理谵妄筛查量表(Nu-DES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POD的发生以及疼痛程度;于术前5 min(S0)、术后第一天(S2)分别取病人上肢静脉血3 ml,检测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于术前5 min(S0)、麻醉苏醒30 min(S1)、术后第一天(S2)分别取病人上肢静脉血3 ml,检测患者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protein,S100β)。统计分析采用SPSS 25.0,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同组内多时间点的相互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Spearman分析与CAM评分、Nu-DESC评分相关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筛选POD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采用意向治疗分析,共76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ASA分级、性别、BMI等没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术前VAS评分、术前血糖、术前Hb、术前白蛋白、术前CRP、术中出血量、手术类型、手术时间等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AP、HR中,组内比较:与T0相比,两组的MAP均有差异(F对照组=75.810,P<0.001;F干预组=31.230,P<0.001),两组的HR也均有差异(F对照组=33.961,P<0.001;F干预组=33.928,P<0.001)。组间比较:在T1,干预组的MAP比对照组高(FT1=32.189,P<0.001),干预组的HR比对照组也明显较高(FT1=6.386,P=0.014)。(3)在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S100β、CRP水平的比较中,组内比较:与S0相比,两组的S100β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升高(F对照组=94.655,P<0.001;F干预组=57.825,P<0.001);组间比较:干预组S100β在S1比对照组低(FS1=12.289,P<0.001);干预组S100β在S2比对照组低(FS2=12.440,P<0.001)。与S0相比,两组的Ln CRP在S2升高显著(F对照组=35.780,P<0.001;F干预组=8.588,P=0.004);组间比较中干预组术后1d的Ln CRP显著低于对照组(FS2=6.305,P=0.014)。(4)对照组POD发生率高于干预组(27.8%比8.3%,X2=4.547,P=0.033)。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麻醉苏醒30 min S100β、术后1d CRP与术后当天CAM评分显著相关(分别为r=0.292,P=0.010;r=0.238,P=0.039);麻醉苏醒30min S100β、术后1d S100β与Nu-DESC评分显著相关(分别为r=0.264,P=0.021;r=0.248,P=0.0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术前2 h口服生理盐水为发生POD的保护因素(β=-2.173,OR=0.114,P=0.012),年龄≥71岁是POD的危险因素(β=3.129,OR=22.854,P=0.008)。(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口渴发生例数明显较少(36.80%比10.50%,X2=7.280,P=0.007)。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反流误吸及S0、S1、S2、S3、S4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口服生理盐水能降低老年椎管减压术患者POD的发病率,可能与减小围术期血流动力波动、抑制S100β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等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1、应用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ing Score,NEWS)预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术后颅内再出血的发生,并研究其预测的最佳截断分值。2、通过最佳截断分值的研究,评价NEWS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1、选用诊断性试验研究的方法,选择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出院日期为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查看所选取病历的“
目的:探讨中小体积(<80ml)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经尿道手术后发生膀胱颈部狭窄的影响因素,同时构建预测模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lasma-kinetic transurethral enucleation and resection of t
背景深静脉血栓(DVT)是深静脉内血液的非正常凝固。在美国静脉血栓的年新发病例数超过60万,其中肺血栓栓塞症患者23.7万,深静脉血栓患者37.6万,因静脉血栓死亡的病例数超过29万,静脉血栓栓塞是一个主要的全球性负担每年约有1000万例,其发病率代表第三大血管疾病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和中风[1]。而Agnelli G[5]报道超过一半的DVT形成于手术当天,超过3/4的DTV形成于手术开始后2天内
目的通过床旁超声技术评估术前2h饮用不同剂量碳水化合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诱导前胃容积的影响。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为前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全麻(General Anesthesia,GA)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80例。所有患者饮用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CHO)
目的:跟痛症临床多见、治疗棘手。我们在前期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骨水泥注入治疗跟痛症方法,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于2013年开始临床试用,取得良好效果。初期12例临床应用研究文章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在中华系列杂志上发表。本课题是在前期理论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从解剖学角度对跟痛症患者进行分类分型,并进一步对适合骨水泥注入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更深入了解骨水泥注入对跟痛症的疗效。方法:
目的:观察隐神经阻滞(Saphenous Nerve Block,SNB)联合“鸡尾酒”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探讨一种更适合TKA患者术后镇痛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入住我院关节外科的94例单侧TKA患者,按照随机数据表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麻醉方
第一部分:基于CTV容积重建及影像融合技术重现硬膜下血肿和颅内静脉的空间构象目的:探索颅脑CT静脉成像(CTV)技术及其后处理的容积重建、图像融合及曲面重建技术在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患者的应用。方法:纳入于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福州市长乐区医院及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明确诊断为ASDH并有开颅ASDH清除手术指征的成年患者8例,于术前及开颅术后一周行颅脑CTV检查。将数据导入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周围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骨性关节炎或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手术方式。前期研究表明,IPACK(interspace between the popliteal artery and the capsule of the posterior knee,IPACK)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adductor
目的:探索自制一代、二代三分支人工血管在孙氏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提供一种替代性、完美性的植入材料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孙氏手术患者60例,根据使用的人工血管类型分为三组:四分支人工血管组(n=31),一代自制三分支人工血管组(n=14),二代自制三分支人工血管组(n=15)。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依据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面积比率对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术后融合效果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通过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行L4-5或L5-S1单节段手术且术后近3年随访资料完善的患者,其中符合进入研究的有51例。通过术后1周CT检查对植骨面积比率进行测量,根据植骨面积比率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20%,<30%,17例),B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