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对金属离子的识别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生物体内,其在生物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金属离子的快速检测和分离在环境保护、生物学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荧光探针法由于其于易合成,选择性好,灵敏性高,响应快速等优点,已成为了检测金属离子的一种有效手段。香豆素作为-种经典的荧光基团,其有众多优点:荧光量子产率高、Stokes位移大、适中的荧光发射和吸收波长、光稳定性、低生物毒性等。基于此思路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六种新型的否豆素型荧光受体,利用紫外、荧光和比色研究了受体分了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识别行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了基于7-二乙氨基香豆素尜的酰腙类席夫碱受体分子A1、A2、A3和7-二乙氨基香豆素亚胺类席夫碱受体分了 B1、B3与2-(2’-氨基苯基)苯并咪唑衍生物B2,并利用1HNMR、13CNMR、IR、MS、HRMS及XRD单品衍射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2.通过荧光、紫外和比色研究受体分子 A1、A2、A3对金属离了.的识别行为。受体A1在可见光下显示很强的荧光,可对Cu2+实现含水相荧光淬灭识别。受体A2、A3识别Cu2+后荧光强度分别增强40倍和34倍,同时受体A1和A3实现了比色识别。Job-Plot曲线确定受体A1、A2、A3与 Cu2+形成了 1:1的络合物,用于Cu2+检测的最低检测限为0.81~3.45 μg/L,受体A1和A3识别后以EDTA强络合剂还原,实现了对Cu2+的“ON-OFF-ON”险测,有重复利用性。3.通过荧光、紫外和比色研究得知受体B1、B2可对Cu21进行选择性识别,B1在含水相识别Cu2+后荧光强度降到为原来的1/1000,并伴有浅黄色到粉红色的颜色变化,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B2识别Cu2+后荧光增强14倍,从无色变为浅黄色。受体B3作为比较少见的识别Fe3+的席夫碱荧光增强探针,可在EtOH:H20(3:2,v:v)体系中检测Fe3+,荧光强度增强达77倍。Job-Plot曲线确定受体B1、B2与Cu2+形成了 1:1的络合物,最低检测限为0.63~1.92μg/L,受体B3与Fe3+形成了 1:1的络合物,最小检测量为1.9μg/L。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先进高强钢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作为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中锰钢,其强韧性的提高主要是利用奥氏体发生TRIP效应来实现。目前,氮合金化已经被成功应用于不锈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给自然资源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卫星遥感成像监测具有迅速、真实、范围广、时效性强
现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疾病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经研究表明,选择适宜的食物,可以减缓甚至控制病情的恶化。传统的确定疾病与食物关系的方法需要专家针对每种
<正> 邮电部设计院承担的报纸分发设备引进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最近在北京通过邮政总局组织的建设单位和专家的会审,这项首次引进的报纸分发设备工程计划于1998年建成投产。
在软件开发阶段,开发人员为了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开发成本,经常会通过复制粘贴已有代码来进行软件开发任务。一般地,这种开发方式被称为代码克隆,所使用的重复代码被称为克隆代码。虽然代码克隆可以有效地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但它可能会对整体软件的质量带来潜在的威胁,并显著增加维护成本。因此,为了保证软件质量,有必要对软件进行代码克隆检测。维护人员可以对检测到的克隆代码进行重构,以此来减少软件中的克隆代码。为了
传统船舶数据检索算法存在关键字索引连接速率过慢、单次检索数据总量过低等弊端。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新型远洋船舶运输大数据快速检索算法。通过关键字索引结构建立、数据
电弧炉是一种严重的不对称冲击负荷 ,它的使用将对电网造成严重的电压波动和电压闪变 ,并且产生大量的负序和谐波 ,污染电网。采用TCR式静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鉴于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心痹”、“惊悸”、“怔忡”、“水肿”、“喘证”等范畴。具体辨证又分为:(1)风湿热闭阻心脉型;(2)心气不足,心阴闭阻型;(3气阴两虚型;(4)气滞血瘀型;徽浊郁阻型;(6)阳虚
温州沿海岛屿众多,水文环境复杂,潮间带生物种类丰富,其中日本花棘石鳖(Liolophura japonica)、疣荔枝螺(Reishia clavigera)、嫁(虫戚)(Cellana toreuma)为常见种,在潮间带生物群落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这些潮间带物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潮间带生物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本研究采用了线粒体COI基因和16S rRNA基因对这三个常见种进
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和杂交石斑鱼(E.fuscoguttatus♀×E.polyphekadion♂)是鲈形目石斑鱼属鱼类,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养殖品种。杂交石斑鱼是褐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又叫老虎斑、棕点石斑鱼)和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又叫杉斑)杂交获得的新型杂交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该杂交石斑鱼具有较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