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酶敏感性聚α-羟基酸的分析与表征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α-羟基酸类材料在组织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可塑性是聚α-羟基酸类材料成为理想组织工程材料的基础。但是聚L-α-羟基酸及聚D-α-羟基酸硬而脆,缺乏柔性和韧性,降解速度不可控,限制了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因此很多研究人员通过物理或化学改性来改变聚α-羟基酸的结构与性能,以克服聚α-羟基酸力学性能较低、亲水性差及降解速度难以控制等缺陷,使其更好的满足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要求。  作者针对本实验室自主合成的1,4-丁二醇、赖氨酸及胶原酶敏感性多肽改性的聚α-羟基酸,建立了相应的聚α-羟基酸组成、结构分析表征方法。结论如下:  ①针对寡聚α-羟基酸易水解导致传统端基测定法准确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寡聚α-羟基酸的改进端基分析法,即在计量过程完成后,将寡聚α-羟基酸从滴定体系中去除,既可避免滴定体系乳浊化,又可减少寡聚α-羟基酸与滴定剂的接触,从而降低寡聚α-羟基酸水解导致的滴定误差,并利用PEG-8000验证了改进端基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②针对1,4-丁二醇-聚α-羟基酸寡聚体的特点,提出了应用端基分析和数均分子量推算寡聚体分子组成的分析方法;并应用改进端基测定方法、1H-NMR法、IR法及粘度法表征了1,4-丁二醇-聚α-羟基酸寡聚体。结果表明,寡聚体仅有约48%的分子是双端羟基的1,4-丁二醇-聚α-羟基酸。  ③针对赖氨酸-聚α-羟基酸寡聚体在碱性溶液中易降解的特点,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赖氨酸-聚α-羟基酸寡聚体降解液中赖氨酸的含量,获得了合成过程中赖氨酸的最高转化率为67.4%;并结合聚合物数均分子量推算出寡聚体中约有36.3%的分子为赖氨酸引发丙交酯形成的聚α-羟基酸。  ④以1H-NMR法、IR法及粘度法分析表征了胶原酶敏感性多肽-聚α-羟基酸寡聚体。结果表明:本实验室合成的聚α-羟基酸寡聚体分子量、分子组成及结构与理论设计结果有差异,以该寡聚体扩链不能获得高分子量的胶原酶敏感性聚α-羟基酸。  ⑤通过对合成的1,4-丁二醇-聚α-羟基酸、赖氨酸-聚α-羟基酸和胶原酶敏感性多肽-聚α-羟基酸寡聚体的分析与表征,为寻找合成过程的问题、改进合成方法提供重要的信息反馈,为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胶原酶敏感性聚α-羟基酸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化学电源是典型的一类需要进行多尺度耦合分析的研究对象。宏观上的电化学反应、物质扩散、流体流动等过程,加上微观上多种物质在电极内部的扩散和迁移作用这都需要从多尺度视角来研究化学电源内在复杂的反应机理。新能源技术和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能量二次电源体系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而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等电源体系极具诱惑的发展前景使其成为人们新的研究重点。本文以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和
钨酸铋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下,能够降解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并且其层状二维结构可进行自组装,具有形貌可控等优点,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石墨烯独特的几何电子结构使其具有较低的载流子浓度、较大的比表面积(2630 m2/g)、较高的强度(130 GPa)和电子迁移率(200,000 cm2·V-1·s-1),成为Bi_2WO_6的最佳改性材料之一。本文首先研究了氧化石墨的制备条件,然后制备石墨
分析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架构,总结了其应用优点.结合GPS+“北斗”的双星导航优势,提出了以车载终端和企业系统平台为应用架构的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实践应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