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认为教师的使命就是把一切知识教给学生。教师教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在这种接受式的教育思想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创造性得不到发挥,真正的发展就更谈不上了。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偏重于学生对知识的复制式接受。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课堂开始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思想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受到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虽然课改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进步,但目前的中学语文课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由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学习方式日益暴露其弊端,鉴于此,在语文课堂上传统的学习方式被完全抛弃。二是由于教师在运用上对新型学习方式没有把握好度,造成了语文学习的虚假繁荣,比如过度自主、低效合作和随意探究等现象的普遍存在。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试图从传统学习方式和新型学习方式的对比研究中寻找答案。本研究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第二部分是传统学习方式和新型学习方式的背景对比,从传统学习方式和新型学习方式的背景出发,探索学习方式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是两者的优缺点对比分析,说明传统学习方式的弊端,寻找传统学习方式的合理成分,指出新型学习方式运用不当之处,突出新型学习方式的优势。第四部分注重对比两者的运用,分析它们各自运用的原则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