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重载轴承内圈冷辗扩成形机理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z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装备制造业和能源行业的飞速发展,轴承服役环境正逐渐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市场对轴承套圈的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传统轴承套圈切削加工方式,冷辗扩工艺作为材料转移制造具有材料利用率、生产效率高等优势,同时辗扩过程使组织致密、寿命提高。  本文针对高铁轴承内圈,基于体积不变原理和非对称环件特点,在ABAQUS平台建立轴承内圈冷辗扩成形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轴承内圈成形机理。论文主要研究工作:1)确定坯料截面与最终成形截面一致时,成形效果最好,开发导向辊位置控制程序,在有限元模拟过程中,实现对冷辗扩过程中轴承套圈直径的实时测量和导向辊位置的精确控制,进一步完善有限元模型;2)对冷辗扩过程的应力场、应变场、温度场以及位移场进行分析,揭示了成形过程中金属流动方向及其成因,以及温度场分布特点。3)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成形套圈应力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发现逐渐降低进给速度和零进给整圆过程有效提高成形套圈的应力均匀性;芯辊初始进给速度越低,则应力均匀性越好;驱动辊转速越高,应力均匀性越好;导向辊之间夹角越小,则应力均匀性越好。4)结合交互正交试验法,以应力均匀性为目标函数,通过模拟试验获得各因素主次顺序为导向辊间初始夹角>驱动辊转速>芯辊初始进给速度,最优工艺参数为芯辊初始进给速度0.8mm/s,导向辊初始夹角120°,驱动辊转速14rad/s。导向辊间初始夹角对成形套圈的应力均匀性有高度显著影响,驱动辊转速有显著影响,芯辊初始进给速度的影响不显著,且各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本文的研究成果为高速重载轴承冷辗扩成形,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仿真数据,为大型轴承套圈冷辗扩成形工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1.尊重个性,突出针对性。  1.1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在教学实际当中,小学阅读练习设计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无视学生个体差异,练习设计集体划一,无层次性;二是作业设计类型单一,
铁路提速货车的构架是转向架的主要承载部件,是转向架其它各零部件的安装基础,它不仅要支承车体和各种零部件,而且需要传递各种载荷,对刚度和制造精度具有较高的要求,焊接构架的残
精密气压减压阀在高铁受电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减压阀尤其是精密减压阀是气动领域中较复杂的基础部件,其开发设计难度较高。文献中对于精密减压阀的分析研究并不多见。本文
当前,制约我国墙地砖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缺乏现代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产品质量的检验分级作为墙地砖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目前,我国墙地砖生产的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模糊识别的自动装订机书贴检测仪的研制。我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于3年前开始开发印后设备,如骑马装订联动线、折页机、胶订联动线等,目前国内许多印刷厂的装订
为了提高刀具的综合使用性能,常常需要对刀具进行表面处理。目前,各种涂层技术在刀具表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催生出一系列高端刀具产品。激光微织构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
产品数据管理是一门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信息和所有与产品信息相关过程的技术,而产品配置管理是产品数据管理的核心。本文通过对产品配置管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按照“理论探讨+系统实现+应用验证”的模式分三个层面对产品配置技术、产品模型和配置规则的表达以及配置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在分析了产品配置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产品配置管理面临的问题。本文在产品信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品
点云分割技术在逆向工程、机器人环境理解和模式识别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实现真实物体模型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的模型重建,需要利用各种三维扫描仪器得到其点云数据。
本文研究了Agent及MAS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结构与描述,构建了合适的Agent结构和及MAS框架,并探讨了相关理论在全自主型机器人足球比赛系统中的应用与初步实现,对前人研究
高低压压力继电器是把列车空调机组制冷系统低压侧压力控制和高压侧过压保护集于一体的压力保护电器,为了保证列车空调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应定期对压力继电器进行检测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