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多旋回叠合型盆地,油气地质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油气勘探与开发价值。樊学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中西部,是延长油田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地区的一个重要产油区,也是延长油田公司截止目前为止唯一的亿吨级整装油区。侏罗系延安组是樊学油区的主要含油层之一樊学油区侏罗系延安组富县组地层遭受剥蚀、由于该区位于姬塬高地,延安组下部油层组延10缺失,仅存延9-延4油层组地层,地层分布稳定。延安组地层总厚约180m-250m,煤系发育,延9、延7及延6顶部三套煤层发育稳定,煤层厚度一般1m-3m,是延安组地层划分对比的主要标志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延安组延8、延9油层组构造具有继承性,在东倾西斜的背景上,发育多组由于地层差异压实形成的北一南、西北-东南向展布的鼻状隆起,构造相对简单。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油层组沉积相主要为三角洲平原网状河、沼泽相沉积,发育分流河道、河道间、决口扇、天然提、湖泊、沼泽微相沉积,分流河道沉积控制了储层的展布及发育。研究区延安组延8、延9油层组储层发育,单层厚度较小,非均质性较好。探井岩心分析表明,樊学油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储层主要为中粒灰色、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次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石英平均含量74.3%,长石平均含量18.2%,岩屑平均含量7.4%。杂基主要以高岭石为主;有少量绿泥石,胶结物以次生石英为主,胶结类型以硅质胶结为主,其次为钙质胶结,还有少量的铁质胶结。岩性致密程度中等,风化程度中等;颗粒粒径在50~200μm之间,以衬垫式接触,分选性中等,磨圆度中等-较差,主要发育原生孔隙、混生孔隙、裂缝孔隙和次生晶间微孔;延8油层组储层主要由石英、长石、岩屑组成,杂基主要以伊利石、高岭石为主;胶结物以方解石、铁镁白云石为主,其次为次生石英。胶结类型以钙质胶结为主,其次为硅质胶结。延8油层组储层岩性致密程度中等-较差,风化程度较强;颗粒粒径在50~500μm之间,以线接触为主,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好-中等,主要发育原生孔隙、混生孔隙、裂缝孔隙和次生孔隙,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延安组延8、延9油层组储层主要孔隙度分布范围在0.5%~23.72%之间,平均值17.9%,主要渗透率分布范围在12×10-3μm2~89×10-3μm2之间,平均值39×10-3μm2,属中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典型的毛管压力曲线分析表明,延安组延9油层组储层孔隙结构以大孔中喉与中孔、中小喉为主。排驱压力为0.035 Mpa,中值压力为0.175 Mpa,喉道中值半径较大(3.55μm),孔喉分选较差,分选系数为3.6,退汞效率为45.45%,进汞饱和度高达92.2%,平均在90%以上。延安组延8油层组储层平均孔径83μm,排驱压力为0.027MPa,中值压力0.155MPa,中值半径3.53μm,最大进汞饱和度93.5%,退汞效率为43.15%,喉道分选系数4.3,孔隙结构属中孔、中小孔细喉型。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较多,成岩作用较为强烈,主要有胶结作用、压实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以及压溶作用等。研究表明,研究区延安组延8、延9油层组储层发育主要受到沉积相、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发育情况、非均质性、成岩作用的影响。三角洲平原网状河分流河道控制了储层的展布,储层发育厚度、储层物性及孔喉结构受到非均质性及成岩作用的影响,孔隙度、渗透率的大小决定了储层的含油性能。利用长庆油田延安组储层评价标准,研究区侏罗系延安组延8Ⅰ类储层平均占5%,Ⅱ类储层平均占85.0%以上,Ⅲ类储层平均占15.O%,延9Ⅰ类储层平均占15%Ⅱ类储层平均占75.0%以上,Ⅲ类储层平均占10.0%,整体评价为中孔低渗透粗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