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绿阔叶林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亚热带地区,为了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植物发育的生态学特征。本研究选取浙江天童和福建梅花山具代表性的常绿阔叶植物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野外系统取样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植物芽的类型和命运、叶的物候、叶片和枝条的生长、叶片的寿命以及植物的构型。主要结果如下:(1).福建梅花山51种常绿阔叶植物芽的类型主要为鳞芽和高出叶芽,其中高出叶芽所占比例较高。从不同生活型植物来看,中乔木芽的类型主要以鳞芽为主而小乔木和灌木芽的类型主要以高出叶芽为主。乔木不同层次芽的命运存在一定的差异,上层芽主要分化为“两性枝”和“营养枝”,不同植物中层芽命运存在较大差异,下层芽主要分化为“营养枝”和“非活动芽”;对灌木不同生境芽命运进行分析,林窗内“两性枝”和“两性花”比例明显高于林下,林下“营养枝”和“非活动芽”比例高于林窗,表明林窗内灌木主要投资于生殖生长,林下灌木主要投资于营养生长;枝条长度与芽命运有关,短枝上“非活动芽”比例较高,长枝上“生殖枝”比例较高。(2).梅花山常绿阔叶林大部分物种出叶开始时间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初,出叶结束时间集中在4月中旬。物种的出叶开始越早,出叶结束也较早,出叶结束时间愈晚,出叶持续时间愈长;优势种的出叶开始时间早于伴生种,同时出叶结束的时间也早于伴生种。灌木的出叶开始时间早于乔木,同时出叶结束时间也早于乔木;本文所调查具代表性的36种植物出叶类型均为“爆发式”。根据现叶期持续时间的不同把它们划分为“短爆发式出叶”和“长爆发式出叶”,中乔木主要为“短爆发式出叶”,灌木主要为“长爆发式出叶”。(3).天童12种常绿阔叶植物平均展叶速率为12.5%,叶片展叶率主要集中在9.3%~13.4%之间。梅花山36种常绿阔叶植物平均展叶率为11.7%,叶片展叶率主要集中在6.4%~11.6%之间。两地研究结果均表明,中乔木展叶率较大,灌木较小。阳生种展叶率大于阴生种,优势种展叶率与伴生种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常绿阔叶植物叶片的生长趋势呈现“S”型增长模式。即在展叶初期,叶片生长比较缓慢,随着展叶的进行,叶片生长速率逐渐加快,在展叶后期,叶片生长速率趋于平缓。梅花山36种常绿阔叶植物平均日均生长率为0.24cm/d,枝条日均生长率主要集中在0.03cm/d~0.33cm/d之间。中乔木枝条日均生长率较大,其次为灌木,小乔木较小。伴生种枝条日均生长率大于优势种,阳生种枝条日均生长率大于阴生种。常绿阔叶植物枝条的生长趋势主要呈现半“S”型增长模式。在枝条生长初期枝条增长幅度相对平稳,在生长后期,枝条生长速率逐渐趋于平缓。常绿阔叶植物叶片和枝条生长模式主要以类型Ⅰ和Ⅱ为主。即类型Ⅰ枝条比叶片先完成发育;类型Ⅱ枝条与叶片同时完成发育。(4).木荷幼苗阶段的小枝倾角、叶片倾角、一、二枝级分枝率、总体分枝率均小于幼树,林窗下木荷小枝倾角、叶片倾角、一、二枝级分枝率、总体分枝率均大于林下木荷;木荷枝条越长节间越长;同时枝条越长该枝上着生的叶片数越多。(5).常绿阔叶植物叶片寿命主要集中在1~1.5年和2~2.5年两个范围之间;灌木长于中乔木和小乔木,优势种叶片寿命短于伴生种,阳生种叶片寿命短于阴生种,通常同一种植物叶片寿命在高海拔地区较低海拔地区长。叶片寿命与比叶面积、单位重量叶氮含量、当年生叶片数目和展叶率均呈反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