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对于既有生活意义的反思和追求。它调节大学生的情感认知,支配其形成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样式。它既优化大学生的主体认知,又创造大学生的主体价值。各种因素影响制约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以及人生态度的选择。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就是人的不停创造和自身的不断更新,人的价值实现过程就是在不停的创造和更新中生产物质以及精神价值物的过程,这是关于人的价值理论的最早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的人的价值理论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是引领大学生形成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根本指针,是大学生提升生命价值、书写灿烂人生的最佳路径。二者共同构成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研究的理论依据。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正是运用各要素内外交织的相互联系,将有利条件和先进思想加以系统整合,进而内化为自身科学人生价值观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性生产条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成果,在良好的人生环境中促进自身身心以及自身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和谐。这不仅仅需要自身主观努力,更是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相互作用,共同优化大学生成长环境的过程。人生价值观对人的价值研究的所有领域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不仅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的认识和实践理论,而且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推进到更高的层次和研究水平之上。研究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进而提出构建策略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生动体现,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者和践行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指导人生,发挥其优越性,也是该理论自身丰富和完善的必要环节。在实践层面,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合理与否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制约着大学生自身社会化的实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