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自然材料是一种趋势,因为自然就是未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班牙国家馆的设计者塔格里阿布埃这样告诉我们。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社会环境变化剧烈,可持续发展是从人类社会连续发展的过程着眼,提出了资源有效利用、优化环境、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一种良性循环发展模式。从庄子“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自然主义和谐到孔孟的“尽心知性”、“与天地参”的伦理主义和谐,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致延续至今,通过阐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明确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力,使人类经济活动合乎理性,形成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做好资源的永续利用,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随着文明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被赋予了更为广阔深远的含义,而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的柳编就是一种可以运用在诸多领域的环保的自然的材料,曾今被人们发现,又被人们遗弃,如今柳编艺术的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对于柳编艺术在未来的时间内是否能够复苏,怎样复苏,怎样持续健康的发展,并且孕育出新的艺术空间,笔者认为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以“中国柳编之乡”——河南固始县三河尖为切入点,通过对固始柳编的形成背景、生产工艺、编织工艺进行研究,深入挖掘固始柳编的文化内涵,从而对固始柳编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总结;对固始民间柳编的艺术的社会实用性进行分析,包括探讨其美学艺术价值和市场发展价值;通过对固始柳编艺术相关的类比分析,为固始柳编艺术的发展找到创作的源泉;对固始柳编在现代艺术设计运用中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并且对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下,固始柳编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刻思考,旨在为固始民间柳编的发展指明方向,带动固始柳编艺术真正的发展,使人们重新认识柳条——这一大自然的礼物,这个不管时代如何演变,都具有无法被科技化工业化取代的巨大魅力的柳编艺术。同时笔者希望可以让固始三河尖这个人口不断流失、高龄化与空房子明显增多的老街上,找回新的生活和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