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仿冒行为司法认定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py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网络环境下最基础的资源和工艺技术的产物,网页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互联网日益成为法律生活中冲突和矛盾聚集的地带,尤其是网页被人任意复制、盗用或仿冒所引发的纠纷日渐增多。搜索引擎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仿冒他人网页变得轻而易举,仿冒者可以大大降低其成本和商业化过程的风险,而网页开发创造者的领先优势很快被破坏,因此,基于公平竞争的原则对网页仿冒行为的规制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由《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具有独创性的网页进行保护,实际上是对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之外的智力成果的补充保护,由此产生了该保护是否必要及如何保护才能恰当的问题。对于网页仿冒这类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没有进行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通常利用该法的一般条款对此类行为进行认定。网页仿冒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在认定此类行为时,如何有效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些问题亟待学界和实务界予以回应。基于此,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调研我国司法实践中规制网页仿冒行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我国法院认定网页仿冒行为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议。除了引言外,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网页仿冒行为的一般理论。首先在对网页相关理论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网页仿冒行为的概念加以界定,再分析司法实践中该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及该类行为产生的原因。由于《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仅限于具有独创性的网页及网页内容,加之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未明确规定网页仿冒行为,法律的空白为经营者实施该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了机会,导致此类行为屡禁不止。第二部分为网页仿冒行为司法认定的现状。主要对网页仿冒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裁判文书进行实证考察。本文选择观察案件中原被告争议的焦点问题,并在逐一分析、提炼后,结合法官的审理思路最终明确分析框架,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强调个案的观察与归纳,进行案件信息的统计比较,以此来考察法官的具体认定思路。第三部分为网页仿冒行为司法认定的不足及原因。在对第二部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梳理法官在网页仿冒行为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法官依据抽象的原则性标准来界定该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极易导致审判标准不统一,法律的不确定性增强。第四部分主要探讨网页仿冒行为司法认定不足的破解。借鉴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的立法实践及国际上对盲从模仿行为司法规制的经验,归纳出网页仿冒行为的认定标准具体该如何把握。为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衡,法官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条款为依据行使裁量权时,应秉持更为严谨的态度,避免任意扩张经营者的权利。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命题以来,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硬道
装备制造业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也是衡量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可靠保证。新时代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辽宁是我国的工业大省,装备制造业是其中的支柱产业。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拥有比较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格局形成的关
学位
金融业通过其调盈济缺的功能,可以有效地配置社会闲散资金,支持现代经济的发展。同样,农村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农村经济的分散、低效等特点使农村金融
农民工群体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农民工市民化这一过程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与关键所在。作为弱势的劳动群体,农民工面对来自城市社会的全方位的社会排斥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突出成就,使得中国发展模式被世界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积极应对汶川地震、冰雪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世
反垄断法被誉为是市场经济的宪法,反垄断法制度包含“三大支柱”,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为其中之一。经营者实施的各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类型中,搭售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例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