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汞污染物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我国最大的汞污染源来自燃煤电厂的汞排放。近年来随着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的实施,污染物控制设备的升级换代必然引起这些装置对汞控制效果的改变,因此,研究新形势下的电厂汞排放特征,对于评估超低排放技术减排效果以及制定电厂汞污染控制路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OH法和30B法分别对640 MW和1000 MW超低排放燃煤机组进行了烟气汞排放的现场测试,同时测定煤及其燃烧副产物中的汞含量,分析烟气汞的浓度变化以及汞的去向分布,探讨烟气净化装置对烟气汞含量的影响,确定不同机组的排放因子,运用估算模型,对汞排放量进行了研究。640 MW燃煤机组的汞在脱硫石膏中高度富集,汞含量高达8.045 mg/kg。燃煤中的汞经过高温燃烧之后,77.05%进入脱硫石膏中,26.56%富集在飞灰中,15.91%通过烟气排入大气,仅有0.01%进入底渣中。SCR可以将烟气中95.5%的零价汞氧化成二价汞。电袋复合除尘器能够脱除烟气中96.8%的颗粒汞,对总汞的脱除率为39.4%。湿法脱硫系统可以脱除烟气中77.2%的汞,其中对二价汞有88.2%的脱除率。1000 MW燃煤机组的脱硫石膏汞含量仅为0.726 mg/kg,相对较低。燃煤中的汞最终0.004%进入底渣,53.85%排放到烟气中,27.10%富集于飞灰,而进入石膏中的汞仅占8.83%。烟气中34.0%的零价汞在SCR出发生了形态转化。除尘装置可以使存在于烟气中颗粒态的汞全部脱除,但对烟气中全部形态的汞脱除能力较低,仅为20.5%。烟气经过湿法脱硫系统之后有90.5%的二价汞被脱硫塔吸收,但出现了零价汞的再释放现象,再释放率达85.3%。基于上述两台机组的实测数据,确定汞排放因子,估算出600 MW和1000MW燃煤机组的全年总汞排放量分别为461.70 kg、902.70 kg;而每年排入大气中的汞分别为65.10 kg、617.45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