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变迁是一个普遍的历史现象。在农业变迁中始终存在着技术与生态、传统与现代的逻辑悖论。农业变迁中的技术进步是否必然带来人类生态的改善,或者如何在农业变迁中维持生态的平衡,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生态人类学的视野,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马家园村为个案,对现代土家族地区农业变迁及其生态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应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依据个案田野资料,借鉴生态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对现代土家族农业变迁的过程及其引发的生态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全文除导论外,主体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土家族传统农业的特点及其生态价值;第二章主要研究了土家族传统农业在现代的变迁过程;第三章主要探讨了传统农业与现代生态农业的生态价值契合与断裂,并提出了重建农业与生态和谐关系的措施。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土家族传统农业是一种典型的南方山地农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对山地生态的高度适应性。由此,土家族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对农业与生态关系进行调整,总结出一套丰富的生态保护的经验,传统农业体现了土家族的生态智慧。然而,现代社会,由于人口增长的压力,为解决粮食问题,农业科技不断传入土家族地区,在促进粮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问题。正是基于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由于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土家族地区发展了生态农业。现代生态农业尽管在生态价值上与土家族农业具有契合之处,由于其不是土家族传统农业的自然延续,与土家族传统农业存在生态价值的断裂,并未真正解决土家族地区的生态问题。因此,土家族地区生态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还必须对土家族传统农业的生态价值进行利用,对土家族人民的生态智慧进入吸纳。从生态人类学视角来看,本文研究的启示是:只有将传统知识、传统智慧与现代理念、现代技术相结合,才能根本解决人类发展中的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