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联系日益紧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工具,并以生动新颖的方式获得师生的喜爱。传统板书的教学地位逐渐下降,日益边缘化。我国板书教学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具有灵活性、系统性、生成性、师生互动性和示范审美作用,便于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从整体把握历史知识,这是多媒体教学无法取代的。但也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不足。现代多媒体教学具有集成性、时空性、交互性、直观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理解,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优势。但也存在易导致学生知识碎片化、知识体系破裂以及造成审美疲劳等不足。多媒体和板书教学各有利弊,各有千秋,将两者有效整合起来共同为教学服务,比单一的教学更能提高教学效果。结合历史学科自身的特殊性,根据历史知识过去性、综合性、间接性、不可复制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可以扩大师生视野,扩充学生知识面;板书使师生明白各个历史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整体把握历史事件,使学生在愉快中掌握知识,构建历史体系,提高历史感悟和理解能力。两者结合的历史教学要优于单一的板书或多媒体历史教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和课程内容灵活使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包括范围较广,本文主要讨论以计算机为核心、以课件为载体的多媒体演示教学。在现代高中历史教学手段使用中,存在或使用多媒体或使用板书教学偏一而废的现象,把两者整合起来使用的教学仍占少数。板书和现代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和手段,它们各有优劣,又有互补性。因此,如何把它们有效整合起来,扬长避短,发挥其各自优势,共同为教学服务,实现教学效果优化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文章依此展开论述。本文依据历史学科自身具有的特点和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学情及心理特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多媒体学习生成理论、情感过滤假说理论,从学校、教师、学生和课程内容四个方面就板书和多媒体历史教学的整合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实践教学提供参考意见,努力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